泰人自殺成風:他們沒感染 COVID,COVID 卻迫死他們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單親媽媽沒錢買奶粉而上吊身亡;的士司機無法支付車租而輕生;中年男子失去工作而跳河自盡,女兒亦隨他而去…… 上述都是同日發生在泰國的自殺個案。COVID 爆發,走上絕路的並不只他們。一批學者上週六發表報告,揭露令人痛心的殘酷現象:泰人沒感染 COVID,COVID 卻把他們迫死。

這群來自清邁大學、朱拉隆功大學、法政大學、他信大學、孔敬大學及東方大學的學者進行研究,發現 3 月 26 日政府封鎖全國後,從 4 月 1 日至 22 日報道的自殺及企圖自殺個案中,38 宗與封鎖令、停業、失業及無薪假有關,共 28 人死亡。他們以男性為主,平均 40 歲,多數是僱主或自僱人士。

作為全球貧富懸殊最嚴重國家之一,泰國的自殺率向來冠絕東盟,COVID 疫情促使更多人自尋短見。泰國英語媒體 Coconuts Bangkok 引述一項獨立調查指,由 3 月 20 日起近 1 個月內,至少有 22 宗與疫情相關的自殺個案。這些爆發精神健康危機的人,還包括旅居泰國的外籍人士。

泰國政府封國抗疫,但未有平衡對社會及經濟的影響,令人民生活百上加斤。 圖片來源:路透社

3 月底,一名居於曼谷的 26 歲英國青年墮樓身亡。他的友人事後向警方表示,死者從事英語導師所得的收入因疫情而耗盡,變得沮喪鬱抑。兩星期後,一名 74 歲英國商人亦從曼谷郊區一條天橋跳下,死在南甘杏路,據指生前因生意嚴重虧損而絕望。

研究團體指,當局制訂措施時欠缺平衡,鎖國雖有助抗疫,卻在推行後僅僅一週,便對社會及經濟造成沉重打擊。團隊警告,因經濟困境而自殺身亡的人數,有可能超出感染 COVID 而死的人數。「政府每日舉行記者會報告疫情,致力放緩病毒擴散,卻未能決解因封鎖令造成的自殺問題。」

直至 4 月 24 日,泰國共有 50 人死於 COVID。而在同一日,全國再多 3 人自殺身亡,其中 1 人疑因疫情及封鎖令而受壓力影響。精神健康部主任 Kiattiphum Wongworajit 呼籲人民在這非常時期互相關懷,精神受困擾者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自我評估及致電熱線求助,又指義工會到嚴重受影響地區提供外展服務。

一個政府團體在曼谷向民眾派發現金及食物,吸引大批人士排隊輪候。 圖片來源:ROMEO GACAD/AFP via Getty Images

不過,所有熱線皆被佔滿,外展服務亦無披露詳情。最致命的是,政府未能兌現承諾,財政部每月發放的 5,000 泰銖援助並非「人人有份」,2,700 萬名登記者中至今僅得 400 萬人成功「收錢」,很多「非正規勞工」被拒之門外。財政部解釋,批審過程全賴自動篩選。

前述的研究團隊指出:「部分個案反映,發放 5,000 泰銖時的延誤及低效,成為人們自殺的原因。」團隊建議,政府擴展援助計劃令更多人受惠,以及在傳染風險較低的地區放寬封鎖令,重新開展商業活動,地方政府亦應擬訂計劃,向經濟受重創的人派發食物及基本日用品。

國會議員 Wiroj Lakkana-adisorn 亦要求政府改善防疫措施,協助水深火熱的國民。他在上週於 Twitter 發帖疾呼:「還要有多少人尋死,才能令(總理)巴育將軍找回良心?派發 5,000 泰銖援助應該迅速而公平。應該設立食物捐贈站。讓我們來思考放寬(防疫)措施,好使經濟重新運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