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麥路人」:為露宿問題的社會成本算帳

A+A-
香港有不少無家者選擇到麥當勞過夜,疫情期間食肆不設晚市,令一眾「麥難民」無處容身。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武漢肺炎導致經濟停頓、失業率暴漲,很多人因無法負擔高昂租金而無家可歸,但問題總是不被政府所正視。有澳洲學者綜合全球各地研究,警告露宿問題衍生的社會成本非常高昂,超出提供住宿的公帑開支,並呼籲各地政府必須對症下藥。

悉尼科技大學建築環境學院專業研究員 Vivienne Skinner 與高級研究員 Phillippa Carnemolla 指出,美國雜誌「紐約人」曾經在 2006 年刊登文章,講述內華達州兩名警察某日執勤,如何花上一整天時間處理露宿者梅利(Murray)的問題。他是一名長期酗酒的退役海軍陸戰隊隊員,身高 6 呎,警員要先後送他到羈留室、醫院、戒酒診所和精神治療中心。

這宗案例之所以經典,是由於兩名警員計算後發現,梅利當天醫療費用之高昂,超出為他租住酒店兼聘請私人看護的費用。梅利曾經有機會成為才華洋溢的廚師,但露宿引發連串健康問題,他最後因腸出血離世。臨終前 10 年,其露宿衍生的相關公共開支,累計達 100 萬美元(約 780 萬港元)。該文章結論得出:

解決露宿者問題所需的資金,可能遠遠少於無視問題所衍生的開支。

Skinner 與 Carnemolla 指出,各地政府甚少計算露宿問題的公共成本,原因之一是開支分散在眾多政府部門,如警員執勤、救護車調遣、羈留室、急症室、精神治療等費用。為掌握露宿問題的全貌,兩名研究員就 2009 年至今的相關研究做文獻回顧,涉及全球共 100 份經過同行評審的學術論文或機構報告。

這些研究的普遍共識認為,穩定住屋供應能夠帶給露宿者諸多好處,如改善健康,也減少公共服務需求、節省公帑開支。大部分研究支持「住房優先」(Housing First)政策模型,意味著政府當務之急,應該是不附帶條件下為人民提供安全永久居所,並在過渡期內提供基本支援服務。

近 3 分 1 研究更證實,為露宿者提供穩定居所後,醫院及急症室需求會相應減少。究其原因,一份澳洲報告便指出,無家者較少使用普通門診服務,通常都是病入膏肓後入院急救,他們的住院時間也平均較長。該研究跟蹤 44 名露宿者情況,他們在接受政府安置的 12 個月後,急症入院次數已減少 57%、住院次數亦減少 53%,總共節省 404,028 澳元(約 221 萬港元)公帑開支。

另一項加拿大研究,探討有嚴重精神健康問題的露宿者情況。結果反映,他們在接受政府安置後,只要給予適當支援,大部分人都能夠自理、睡眠質素有改善,而且較準時服藥,心理壓力、抑鬱和焦慮感也有所舒緩。

有 18 項研究探討露宿與犯罪問題,證實穩定居所有助減少罪案發生;有 19 項研究顯示,安置露宿者可以提升危機處理、司法系統和醫療服務的成本效益。2011 年一份澳洲報告則證明,即使扣除公共房屋開支,268 名露宿者獲安置 12 個月後,平均每人依然能夠為政府節省 2,182 美元(約 1.7 萬港元)公帑開支。

姑且勿論露宿者本身較容易染疫,疫情下露宿者大增,其社會成本終將轉嫁到納稅人身上,拖累疫後復甦的速度。Skinner 與 Carnemolla 因此呼籲政府「撥亂反正」,把解決露宿者住屋需求,納入疫後重建的政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