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素昧平生的名人,有益精神健康?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近月,接連有日韓台的年青藝人離世,大批網民發帖哀悼懷念。在美國,從年初意外身亡的籃球巨星高比拜仁,到上週病故的最高法院法官 Ruth Bader Ginsburg,同樣有大批民眾親赴球場法院之外,獻上鮮花及燭光悼念。但事實上,當中很多人跟逝者素昧平生。為何這些名人之死,對非親非故的大眾影響甚深?我們又該如何處理這些感覺?

Sherry Cormier 雖為心理學家兼喪親創傷專家,但她直言:「整個週末我都很傷心。」就像一位年青女士在電視訪問所說:「我覺得 Ginsburg 法官就像我的祖母。」Cormier 指出,對於一些知名人士,「我們幾乎認為對方就是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她更形容:「某程度上,我們屬於他們,他們屬於我們。」但失去一名公眾人物的心情,始終有別於痛失至愛親朋。

我們或會感到自私,也可能會質疑自己並無權利去哀悼這樣一位「熟悉的陌生人」。當你公開表現這種「傷痛」,亦會感到尷尬,對死者的家人朋友來說,甚至顯得過火或不公平。身邊人或會否定或看輕你這種苦惱,但專家們強調,傷痛有很多種類,而每一種也有根有據。不認識一個人,不能阻止人為其傷心,而拒絕承認這種感情,反對身體有害。

波特蘭喪親及過渡研究所負責人、心理學家 Robert A. Neimeyer 解釋:「哀傷與血緣無關,而是與依戀有關。」他指出:「我們擁有相當強的依戀能力,特別是對於人類,但亦會依戀動物、事物及世界周遭。當失去這些,我們會經歷非常明顯的傷痛。即使對方與自己素未謀面,也有同樣感覺。」多位專家作出以下建議,有助克服對名人離世的悲傷:

正視哀傷感覺

Cormier 提醒,重要的是將其宣之於口或在日記寫下,因為「大量無法辨識的悲傷會以別的方式呈現」,例如憤怒及抑鬱,「以傷心之名釋放較為健康」。而有時我們會哀悼陌生人,是因為這較哀悼個人的失去,感覺相對安全及不易受傷,能成為情感的出口,宣洩壓抑的悲傷。

沒有對錯之分

致哀並無「正確」方法,有些人從公眾悼念集會得到力量,其他人卻可能對此敬而遠之。若在社交媒體發帖抒懷令你感覺較好,那就儘管去做。藝術治療師 Rachel Brandoff 強調:「悲傷極之個人。你對悲傷的需求有別於我,甚至無法按你過往的經歷去預測。」

採取實際行動

死亡往往會讓人感到無力,但若能採取一些行動,也可以重拾自主感。譬如在 Ginsburg 病逝後,部分美國人向一些相信她會支持的組織捐款,或是佩戴印有其肖像或名句的口罩,也可感到繼承了她的價值觀及遺志。另外,也可以繪畫或寫作來緩解悲傷。

時刻留意情緒

持牌臨床社工 Melissa Fisher Goldman 建議,若感覺難以負荷,不妨看看電視,或放自己一天假,去散步、浸浴等,以正面、健康的方式撫慰自己。「我們會想,『又不是母親過世,為何要休假?為何這麼難過?』…… 但你就是感覺失去了,堂堂正正承認就好。」心理治療師亦全經訓練,可助人適應喪親或類似的打擊。如有需要,不用羞於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