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那些沒有結局的結局

A+A-
著名漫畫家三浦建太郎近日病逝,由 1989 年連載至今的「烙印勇士」終成無尾之作;圖為第 1 話單行本書封(局部)。

著名漫畫家三浦建太郎在 5 月 6 日病逝,由 1989 年連載至今的「烙印勇士」終成無尾之作。或者你沒有看過這部作品,甚至根本沒有看漫畫,但觀乎一部能夠連載 30 多年、囊括多個獎項、全世界目前賣出超過 5 千萬部的作品,起碼能夠理解為甚麼會有這麼多人哀嚎 —— 當然筆者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身體不佳,近年多次休刊,看不到結局是讀者們早已擔心之事。40 冊單行本中,35 本是 2010 年或以前出版的,近十年只出了 5 本,刊行速度急劇下降。日本產業鏈中的漫畫家是一門燃燒生命的職業,只要看過三浦的作畫,就會發現他燃燒的生命比其他人還要多,精細度是用壽命預支的。

「烙印勇士」的 40 冊單行本中,僅有 5 本為近十年的出品;圖為 2018 年出版、第 40 話單行本書封。

「看不到結局」或者「相信不會看到結局」其實在今時今日並非很罕見的事情,尤其一部長篇漫畫動輒連載數十年,電影系列也可以橫跨一整個世代。以舊世代漫畫來說,筆者相信自己不會看到「強殖裝甲」、「五星物語」和「功夫旋風兒」系列的結局,其他作品如「孤島診療所」和 Hunter x Hunter 之類,相信也有不少人是半放棄的。

現在這個時刻勸人入坑,彷彿有點不人道。既然作者都過身了,也意味著故事永遠不會有結局。即使三浦臨終前有交待過故事的後續走向,出版社找其他人代筆,我們也不會肯定成品是否原作者想呈現的模樣。然而我們另外需要問的是,結局是否判斷故事好壞的決定因素?「斷章」能否成為一種作品的形式?

如果把「結局」定義成一部作品最終的形式,那麼「看不到結局」是文化生產的一種隱含的可能性。因為「結局」並不是一種固定的結果,而是暫時的狀態。即使今天作者寫了一個他認為的結局,十年廿年後,作者本人或版權持有公司依然可以出版續集或重啟作品。武井宏之數十年來把「通靈王」翻來覆去,始終沒有完整且滿意的結局;和月伸宏自己超越不了自己,十幾年後又回來畫個「浪客劍心(北海道篇)」。

如果以「有否結局」作為判斷準則,我們便永遠無法決定作品的價值;相反,如果我們可以接受「斷章」為一種作品存在的形式,甚至是所有作品的現存狀態,則可以相對寛容地欣賞不同作品,即使作者未寫出其聲稱的「結局」

「烙印勇士」的故事懸掛在篇章的轉捩點上:格斯與夥伴在妖精島上稍事休息,如果一直留在島上,大概會安享太平,但格斯能放下他的仇恨嗎?格里弗斯治下的帝國又是否可以永享太平?正如「雪山飛狐」中,胡斐那懸而未決的一刀,告訴我們斷章也許就是結局的一種形式。在有人想去續寫或重啟前,這就是結局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