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蚊蚊:我們最愛的香港

A+A-

說來慚愧,別的地方和國家,因旅行常去,就變得很熟悉了;反而香港,自己的家,那麼理所當然,卻從未好好了解、細看他。

我和輕背包的伙伴們之前辦國外的旅行團,好吃的餐廳咖啡廳,漂亮的小店,古色古香的民宿,好玩的逛街路線,甚至去探訪的學校,都是我們自己曾去過然後聯絡的。規劃整個行程路線都不假手他人。需要幫忙的,只是交通和導遊。

疫情已經兩年了,沒有旅行的日子,正好可以再認識香港。19 年開始,我們一起走在街頭,成就可一不可再的絕世風景。

那我們便辦香港的旅行團,遊走中上環,從鬼故開始,聽香港的故事和前世今生。才驚覺,往日不斷旅行工作的日子,可有好好看過自己身處的地方?相簿內有許多印度尼泊爾俄羅斯的旅行相片,但有多少張香港的照片?

從小住在新界,大學也以山為伴,在中文大學。港島對我來說,是個新地方。小巷斜坡的小店,歐陸風的建築,身在其中,有時會有一種古怪的疏離感。我從粉嶺出市區,大概一個半小時,來回正好是個小旅行。

跟著說書人一起遊走中上環,是個陌生又熟悉的體驗。那些窄小的街道,迂迴的樓梯,很多都是第一次蹓躂,我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了。那時便起了一個念頭,想要在西環短住一陣,體驗 SOHO 生活。

而對於港島人來說,上水粉嶺大西北也是個神秘三角吧。大學時真的有同學問我,我家附近是不是有牛。真的是有呀,在雙魚河踩單車會看到。

小時我住上水,上學途中會經過一個公園,有很多含羞草,我和妹妹總是要輕拍一下才捨得繼續趕路。也會和同學在草叢中比賽捉草蜢,看誰捉得最多。

學校裡面有個花圃,我們會在裡面種蘿蔔,或種其他花草。門前有兩棵大宮粉羊蹄甲樹,我們會撿掉下來的花瓣,夾在課本裡做乾花書籤。

學校沒有小賣部,小息時,同學會偷偷隔著鐵絲網,踮起腳尖,伸手把硬幣拿給對面的成記車仔麵家,買辣魚蛋。這間麵店現在也還在,也算是上水名物,我有空都會回去吃。

放學後常去附近的華山村玩,在農田摘別人種的辣椒(乖小朋友千萬不要學)。在村裡救過幾隻幼貓,帶回家照顧,再幫他們找新主人。

逢有節日,我和同學家人,都會去蝴蝶山賞月,帶著肥糕小狗散步。

從蝴蝶山可以直接走到大埔,可以看到吐露港。是條容易又漂亮的路線。

所以有國外朋友來港,或有朋友找我,我都會約他們來粉嶺,帶他們去上水吃永發醉雞煲。除了遊客區,走進別人的生活,看看他們的家和成長的地方,這不是最有趣的旅行嗎。

我很喜歡粉嶺,即使別人常笑說我是村姑,我也直認不諱。給農田包圍的童年,可不是必然。我最好的朋友,住在坑頭村屋,我常去玩,她家裡有蛇有雞有龜有貓有狗。我們都是田裡長大的孩子。

在出發去台灣唸書前,更是拚命在香港遊玩,生怕那是最後一眼。驚覺,香港的風景真的很美,不輸很多地方。我給台灣朋友看綠蛋島的照片,他們還以為是沖繩。

我幾乎每天都帶著菲林相機出門紀錄,去了悠閒的大坑節,震撼的圓形公屋勵德村,坐酒紅色纜車上山頂看夜景;沒有遊客擠擁的山頂,真美。下白泥的日落,西環碼頭的傍晚,嘉頓山的藍色時分,西貢露營,玉桂山,鴨脷排,雙鹿石澗,深水埗小店,在茶餐廳學沖凍檸茶。

晚上坐電車,從灣仔到中上環,把那年夏天炎熱的路,再走一遍。

魚肉燒賣、燒味、魚蛋、夾餅、熱奶茶、雲吞麵、肉餅、咕嚕肉…… 我覺得香港的食物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我試過很多次坐巴士,沒帶八達通又沒零錢,總是有很多人幫忙。外人覺得香港人粗魯,但在茶餐廳,聽到伙計大聲的「喂,你食咩呀!」,卻覺得親切。外冷內熱,有需要時會挺身而出,那是香港人的溫柔和團結。

這種感覺,有點似舊情人。年輕時總是想多看多找,沒想到最好的,原來已然在身邊。希望現在回頭,還不太晚。以前爬山,覺得登山客帶著自己國家的旗幟有點肉麻,譬如「我愛台灣」,尼泊爾人也會背著三角旗上身。

滄海桑田,現在大家都很明白。

我現在常背著一個繡有香港的書包去上學,託朋友幫我造了一塊香港製造的小巴牌寄來。生怕別人不知我來自香港似的。

未來的路太遠,但只要我們牢牢記住,這些都不會消失。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旅行打雜寫作人,一舊雲旅行者雜貨店店主,輕背包文化旅行體驗公司創辦人之一。現旅居台灣。 曾任雜誌編輯及電視主播記者。 2011 年辭職脫離辦公室,開始浮遊旅居生活,投入自由文字工作。 著有台灣出版,記錄西藏尼泊爾印度215天陸路見聞《旅活》, 以及合著《良業遊民》。 曾主持香港電台 <城市遊棄>,<自遊香港>, 以及ViuTV <404不存在的國落>,<返鄉下>等旅遊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