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政府補貼算 ESG 的 S 嗎?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資本市場一直比較難以拿捏社會(S)因素,一來是「話題敏感」,二來是標準不易衡量,而有關此方面的 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硬知識,大部分資訊也圍繞員工的人權、勞工安全、產品責任、供應鏈管理、僱傭關係等等,但這一系列的議題,相信對香港讀者來說過於遙遠。

以歐盟於 2021 年 3 月 10 日最新生效的「可持續金融資訊披露條例」(SFDR)為例,指標主要仍然圍繞 E 和 G,S 面的議題較少,但在投資 ESG 時,可以試著把一些有利社會的補貼政策一併考慮,自然能夠把這因素併進財務報表。

舉個例子,香港政府在 2020 年幾次推出「保就業」計劃,企業可從防疫抗疫基金申請補助,而有份申請「保就業」的,勉強也稱得上重視勞工關係,在最艱難的時刻不作出裁員(當然老闆可能更重視來自政府的補貼)。

這種充滿香港特色的 ESG,也算是一種投資機遇,若懂得在 2020 年香港上市公司之中,找出員工人數多的保安、清潔及物管公司等,查找有否申請「保就業」,再對比「獲取的補貼金額」與「公司往年盈利及市值」,就能發現這些公司的股價會否被嚴重低估。

按正常市場邏輯,股價會按盈利預測而調整,這些本來盈利平平的沉悶股份,在疫情卻是受惠股,盈利自然不跌反增,加上申請保就業資助及其他抗疫基金津貼,盈利自然大升。以 2020 年 11 月為例,多達 19 間勞動人口密集的公司發佈盈喜,如碧瑤綠色集團(01397)及豐盛生活服務(00331)便宣佈因政府補助而轉虧為盈,不少公司也因此錄得可觀升幅。

公司靠保就業賺到錢,也有利公司進一步做好管治,派息回饋股東,例如碧瑤及豐盛生活服務就豪派股息,成功刺激股價增長,但套用同樣的邏輯,這些公司下個財年失去補貼,很可能盈利倒退。

而另一個近月的例子,可能是政府的消費券效應帶動零售餐飲業走出低谷,當中香港中式餐館第三季按年增加 60%,蛛絲馬跡是有一些中式餐飲集團陸續增持和回購股份,相信後市利好。政府的補貼與企業社會因素之間的關係,現時在坊間仍具爭議,但值得反思的是,投資者應好好理解當中的供求關係改變,從而找出一些投資機會。

但不少矛盾仍然存在,主要是政府未就「保就業」的補貼使用作出限制、消費券收入所得亦未必能惠及基層員工。大部分公司未有把政府補貼所得回饋員工,反而把這些收入拼入財務報表並選擇派息。由此可見,以香港資本市場而言,管治仍較社會來得重要,也導致 ESG 投資一直側重環境和管治。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