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戰前經濟史:土木工程篇(二)

A+A-
20 世紀早期的皇后大道。 圖片來源:Culture Club/Getty Images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香港憑藉對華轉口貿易,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知名的港口城市,但要支撐整個港口發展,除了有賴前線物流貨運工人,還需要工程師和建築工人在背後鋪橋搭路,令人流貨流可以貫通整個區域。已故資深工程師 Colin Michael Guilford 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研究文章,細訴香港戰前土木工程史,這次我們就談談連接香港各地的道路網絡。

就在 1841 年 5 月,香港才剛開埠四個月,英國皇家工兵部隊(Royal Engineers)就著手興建本港第一條主要幹道。這條道路原稱大馬路(Main Road),後來改稱皇后大道(Queen’s Road,原意應為女皇大道),以記念在位的維多利亞女皇。工兵們沿著英軍登陸的沙灘對上的一條纖路(towpath)修建,全長接近 7 公里,西端是今天的堅尼地城,東端則是跑馬地,貫穿當時的維多利亞城。開埠早期,大部分商業活動都圍繞皇后大道進行。

港英政府也逐步拓展道路網絡,例如增設一條接通黃泥涌和筲箕灣的路,該路有一條分支的路堤(causeway)穿過銅鑼灣,接通東角,銅鑼灣的英文也變成今天的「Causeway Bay」。1845 年,有一條新路連接筲箕灣和西灣河,後來延伸至赤柱。翌年,另一條路從維多利亞城接駁到香港仔;到 1848 年,再有新路駁通香港仔和赤柱。這些道路都記載於知名的皇家工兵部隊測量師哥連臣(Thomas Collison),在開埠早年所製的測繪地圖上。

不過,當時很多道路未有加設排水系統,容易因為夏季暴雨而變成泥濘,木橋則被洪水沖走,現在已難找到道路留下的痕跡。後來,政府為道路鋪上硬面,橋樑以砌體結構(masonry)取代木結構;不過直到 1890 年,依然可以從報紙社評找到皇后大道在大雨過後變成泥潭的新聞。縱受技術所限,到 1908 年,香港島亦已修建總長 153 公里的公路網絡,背後的土木工程師和建築工人要克服山勢,包括很多斜度達 75 度的山坡。

至於對岸的九龍半島,在 1887 年,比較健全的公路網絡集中於柯士甸道(Austin Road)以南一帶,例如北至柯士甸道、南至中間道(Middle Road),長 850 米的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後稱彌敦道)。位於九龍倉碼頭,長 1.1 公里的麥當奴道(MacDonnell Road,後稱廣東道),而沿著紅磡灣興建的德輔道(Des Voeux Road,後稱漆咸道)亦已經開始動工。柯士甸道以北也有一條 1.6 公里長的差館街(Station Road,後稱上海街)連接旺角咀;紅磡的船埠一帶則有較零散的道路,如寶其利街(Bulkeley Street)和機利士北路(Gillies Avenue)。

踏入 20 世紀時,九龍半島的公路大約總長 35 公里,包括連接九龍城寨和塘尾的兩條道路。不過,紅磡區的公路系統已經完成擴張,並接駁起當時的德輔,而油麻地的道路發展工程亦正在進行。有趣的是,在 1901 年,船政廳曾提議興建跨海港大橋,連接港島的砵典乍街和九龍當時的羅便臣道,報告指計劃不會阻礙船隻運行,工程學角度來說難度亦不高,可是計劃最終不了了之。直到 1972 年紅磡海底隧道落成,才有陸路交通貫通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