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超過 10 億年輕人或喪失聽力

A+A-
圖片來源:natali_ploskaya/Shutterstock

串流音樂平台及無線耳機普及之後,聽音樂及 Podcast 也變得更隨心,但收聽音量過大及長時間聆聽也為人類的聽力帶來壓力。近日一項研究預測,超過 10 億年輕人或會因為長期使用耳機通話、收聽音樂及節目、看影片,以及到嘈吵的消遣場所,而要面臨喪失聽力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目前有超過 4.3 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喪失(Disabling hearing loss)。特別是年輕人,因為他們經常使用智能電話及耳機等個人收聽設備,並較常到訪嘈雜而且欠缺監管的場所。

最近發表在學術期刊 BMJ Global Health 的研究估計,在 12 至 34 歲的人群中,有 24% 在個人收聽設備上用「不安全水平」的聲量聽音樂。研究人員指出,接觸過高音量的聲音會使耳朵中的感覺細胞及結構疲勞,反復甚至單次以過高音量聆聽,都可能對聽覺系統造成生理損傷,出現短暫或永久性耳鳴甚至是聽力改變。有關損傷更會隨年紀增長而加劇,年輕時常處於噪音環境下,往後或更容易出現與年齡相關的聽力衰退。

由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學者帶領的研究團隊,審視 2000 年至 2021 年間有關個人收聽設備及嘈雜音樂場所的研究後,估計 23% 的成年人及 27% 的未成年人曾接收來自個人收聽設備的過高音量,而全球 12 歲至 34 歲的人群中,有 48% 會因為到夜店或酒吧等場所而曝露於噪音之中。研究人員根據上述數字進一步估算,全球面臨聽力損失風險的青少年及年輕人數量可能在 6.7 億至 13.5 億之間。

目前,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將安全噪音水平限制在每星期 40 小時 85 分貝左右。但研究稱,聽眾聆聽智能電話的音檔時,通常會選擇高達 105 分貝的音量,而音樂場地的音量亦通常在 104 到 112 分貝之間。研究作者強調:「用不安全的音量去聆聽已非常普遍,可能會使超過 10 億年輕人面臨聽力損失風險。這些發現表明,有迫切需要在全球實行以安全聽力習慣為重點的政策,推動預防聽力損失的措施。」

研究主要作者 Lauren Dillard 亦建議,在日常中,使用者可嘗試設定設備中的音量監測功能,在長時間大聲聆聽時,就會出現聽力損害提醒。專家們無法斷定哪種耳機最安全,但她建議使用可以降低環境噪音的耳機,有助使用者將音量保持在較低水平。而在聲音嘈雜的場所,可以的話也應盡量遠離揚聲器或噪音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