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落幕:波音 747 如何見證亞太經濟起飛?

A+A-
1994 年一架國泰 747 客機越過九龍城上空,在啟德機場降落。 圖片來源:Gerhard Joren/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波音 747 作為民航史最重要機種,前日正式宣佈停產,象徵舊時代的落幕。珍寶客機自 1967 年投產,遇上 70 年代「亞洲四小龍」誕生,見證區內經濟急速增長,令亞太區輾轉成為 747 最主要舞台。

航空新聞網 FlightGlobal 報道,1970 年日本航空(JAL)率先營運 3 架 747-100 客機,在亞洲開創先河。根據航空數據網站 Cirium 資料,同年北美有 76 架 747 客機服役、歐洲有 16 架,亞太機隊規模相形見絀。

當年地緣局勢有別於今日,越戰尚未結束,5 年後南越政府才倒台,美國尚未與中國建交,「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韓國和台灣的高速經濟增長才剛剛起步。在外國直接投資帶動下,亞太地區急速的經濟發展,與 747 客機可謂同步成長;亞太區航空公司的 747 機隊擴張,是亞太航空需求急增的重要見證。

時至 1980 年,亞太區的 747 機隊多達 132 架次,其中日航擁有 32 架、其次澳洲航空有 18 架、新加坡航空有 15 架。以香港為基地的國泰航空,首架 747 客機於 1979 年 7 月 31 日從西雅圖抵港,在九龍城上空低飛急轉,高難度降落啟德機場,象徵國泰進入珍寶客機時代。

1979 年 8 月 1 日「華僑日報」報道,國泰航空取得首架波音 747 客機。

事隔僅僅 2 年,亞太在 1982 年已經「超歐趕美」,在役 747 客機多達 169 架,佔全球 31%,不但遠超歐洲,也超過北美的 160 架次。此後 20 多年間,亞太珍寶客機比例穩步上揚,2004 年佔全球半數 747 客機,亦為珍寶客機時代的顛峰。

隨著 777-300ER 和空中巴士 A380 新型客機的誕生,加上金融海嘯的衝擊,加速 747 被市場淘汰。日航作為主要營運商,於 2010 年重組機隊後正式停用 747 客機,全日空旗下 747 於 2014 年 3 月全數退役;以「BIG TOP」和「MEGA-TOP」為 747 客機命名的新加坡航空,則於 2012 年正式告別珍寶客機時代。

2016 年國泰航空最後一架載客 747 光榮退役後,747 貨機亦陸續完成歷史使命。其中一位全球服役時間最長的 747 機長 John Graham,為國泰貨機 747-400BCF 完成最後航程,2019 年把貨機降落亞利桑那州「飛機墳場」後,意有所指的說:

你可能會以為,當飛機滿載和笨重時,它會變得難以控制,但對 747 而言卻正好相反。當它沒有負載時,它會不想降落。

2020 年全球航空業在疫情下步入寒冬,亞太區在役 747 飛機數量 38 年來首次低於美國,只剩餘 101 架。大韓航空為現時亞太區最主要客戶,亞太區仍然有 4 架 747 用作國家元首專機。隨著珍寶客機時代告終,其他機種或可取而代之,用以接待元首或貴賓,但始終無法抹殺 747 曾經引領亞太邁向全球,是亞太經濟起飛的重要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