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俊:用奶茶衡量社會的開放包容

A+A-
香港的奶茶應該口味多變,不能太千篇一律。

曾經訪問過多家茶餐廳和冰室,分佈在香港各區,老闆或沖茶師傅都跟我說過類似的話:「我們沖奶茶會遷就附近區域的客人。」在油麻地街市旁邊的一家小冰室,賣的奶茶醇厚,且帶濃茶澀味,老闆說,因附近朋友都在街市幹活,天未光就開始體力勞動,極需要一杯濃茶提神回魂。同樣的一杯奶茶,在中環便有店家告訴我,他們的沖泡技巧獨特,重香味和幼滑,是因為附近上班的辦公室女士,愛其細滑口感。

眾所周知,奶茶極有香港特色,據說是英國人從印度帶來,修路工人見英國人下午茶喝奶水紅茶,再自行改良成濃郁版本。奶茶本來就沒一個特定食譜,也沒金科玉律要怎樣沖煮,在香港因而衍生出多變的奶茶文化。亦因如此,以往港九新界各區,沖奶茶者各有特色。

師傅沖奶茶手勢不一,焗茶和沖泡的時間各有不同,令奶茶味道有更多變化。

先說茶葉,以斯里蘭卡出產為主,亦有用印度和中國紅葉,主要分粗幼兩種,另有中茶。粗茶葉色淺味濃,沖泡時間較長。幼茶葉色深味輕,沖泡時間較短。一般師傅並不會用單一茶葉,會自行拼配,行內人稱為「撈茶」,用上不同牌子和粗幼茶葉,有些取其香氣,有些用其茶色,有些要其膠質口感。從前師傅會關門撈茶,不作外傳,不讓他人知道茶葉比例,因拼配的分量是他的資產,不易教人。

以往冰室會「暖杯」奉上熱奶茶,非常細心。

沖茶同樣考工夫,最多人討論的是所謂「絲襪」奶茶,即染了茶色的茶袋。過去茶水檔用尼龍布隔茶渣,但布太疏,沖出太多茶粉影響口感,沖茶師傅便想到用白布茶袋隔走茶粉。沖茶的方式則甚為多變,通常會先座茶作第一沖,讓茶葉吸收水分再釋出茶味,第二次快沖出鮮茶香味,之後再撞茶,讓泡在茶袋的濃茶混入茶壺鮮沖出來的紅茶,最後沖入淡奶中,即可做出又香又濃的奶茶。

樽仔凍奶茶也是香港人物盡其用加創意的有趣產物。

但以上所說,由揀選茶葉到沖泡方式,全不是定律,有人溝茶時會加普洱茶葉,沖茶亦各有各法,過去常用瓷煲焗,有人則會加雞蛋殼或咖啡渣,甚至下烈酒,這大概反映出香港人的創意,絕不墨守成規!現在我們街上仍然廣見奶茶,它同樣是香港人的日常所需,但味道和質感都千篇一律,並沒因應口味、地區、工作,或各種生活需要,而作出調整。

這可能是連鎖店太多,個性小店太少。為了方便,大家都用一套所謂完善的制度,控制奶茶出品,而忽略個人需要,正如好的餐廳會按時節轉換餐牌,春夏可吃得清風送爽,秋日適宜濃郁豐腴。奶茶為何不能按地區客人的喜好,為季節的更替而改變呢?奶茶應該是一個自由社會的信物,代表了開放包容的思想,見證我們從勞動人口發展到當下的模樣,陪伴了香港人不知多少個年頭,不該到今日,成為低劣餐飲制度下的犧牲品。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出版社和書店創辦人。曾編寫《本土情味 —— 香港百年飲食口述歷史》、《香港經典小食》等書籍。不專心飲食者,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