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俊:招呼遊客的餐廳特別難做?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大家都有看新聞,自從通關後,香港好些餐廳成為遊客光顧的名店,店員或者手忙腳亂,店主可能跟遊客在溝通上有誤會,繼而發生衝突。

做遊客生意的餐廳從來不易為,你不能用現有思維去經營。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家屋邨茶餐廳的老闆,平時專心做蛋撻、奶茶、沙嗲牛肉麵、肉絲炒麵,客人來來去去都是附近街坊,午市和晚市最忙,30 個座位接近滿座,3 個樓面剛剛能應付,其他時間三數街坊來坐,喝杯茶,聊天過日晨。

自從有位網紅在社交平台讚揚你家茶餐廳,誇獎你做的食物是隱世小食,民間瑰寶,甚至說餐廳內的裝修充滿 70 年代特色,是遊香港必到景點。之後,天塌下來了。以往區內的客人數字能夠估計,但遊客可以不定時大批大批的蜂擁而至,30 個座位逼滿了人,酷熱天時,門外還大排長龍。

場面熱鬧,3 名樓面當然應付不了,途中打翻了兩碗湯麵,加上言語不通,或者文化差異,一天總共落錯了 8 次單。水吧師傅沖的奶茶和檸檬茶自然沒平時的水準,負責炒粉飯麵的廚師更叫苦連天,同一時間要炒多幾倍的飯麵,他一直在想辦法偷工減料或減省工序,但又怕被老闆發現。負責洗碗的姐姐也不是省油的燈,她知道外面請人難,一天突然要多洗碗碟,決定跟老闆理論,希望加人工,不然她即時離場…… 沒錯,餐廳老闆應該值得高興,生意額比平時多了接近兩倍,但要處理的問題同樣極多,付出的行政費足以消耗掉你全部收入。

這是我的大膽假設,大概合乎邏輯和現況。事實上,餐廳要招待遊客,需要另一套方針,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像人滿為患的威尼斯,很多本地人受不了過量的遊客和租金飆升,早已搬走,留下一個空殻古城,人們住在外圍,每天像去迪士尼樂園上班一樣,到城內的餐廳工作,煮些大路和穩陣的意粉供遊客享用。如果有印象,80、90 年代,香港人去外地旅遊,基本上是吃團體餐,這類的餐廳地方大,提供套餐形式,專門招待遊客,完全沒本土味道。

偏偏近 20 年,全球遊客激增,人們不止於看大路景點,吃樣板食物,大家都想尋幽探秘一嘗地道滋味,於是好些家庭式食堂會被遊客看上,成為打卡熱點。但做遊客生意要有所準備,出餐要快,要懂得控制人流,侍應不單要識多國語言,還要明白箇中的文化差異,一不小心,出現以上情況,只會引來網民劣評,遊客罷去,本地人又覺得這家餐廳變了質,拒絕再光顧,最後大家都成為輸家。

要破除中間的磨擦,大概要由自身做起,當一個有質素的遊客。像日本在 60、70 年代經濟起飛,國家有系統地教育國民,出國旅遊要尊重地區文化,謹守禮節,保存國民形象,不要讓他國子民,覺得日本經濟富裕了,便財大氣粗。當時的日本人外遊時穿得漂亮,訂了餐廳準時到達,勇於嘗試,尊重當地人的口味,並以禮相待。這是做遊客的榜樣,無關錢財和國勢,是國民的教養和質素,以及一個國家的風度。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出版社和書店創辦人。曾編寫《本土情味 —— 香港百年飲食口述歷史》、《香港經典小食》等書籍。不專心飲食者,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