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Infosphere:刻在石頭上的香港離散 —— 捐款碑與海外僑民

A+A-
1958 年的「輋溪永樂橋碑」。 圖片來源:香港古事記/Facebook
文:Dexter Tse
「香港古事記」版主,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史學碩士,獨立歷史學者

講起香港歷史,對大部分人來說,石碑恐怕都不是首先會在腦內出現的文物,甚至對不少香港史學者來說,做研究時也不會想到以石碑為資料。但石碑在香港並不是罕見的東西,在絕大部分的廟內,或在新界不少山野鄉村之間都可以找到。而捐款碑是其中一種在香港最常見的石碑。

被遺忘的香港研究材料

甚麼是捐款碑?簡單來說,它們就是「眾籌報告」。當某個社區或鄉村的居民希望進行一個公共項目,例如修葺廟宇、興建橋樑,或者舉辦太平清醮,需要大量資金,便會發起籌款,希望區內的人,甚至區外的人可以慷慨解囊。事成之後,負責人便會將捐款者的姓名和捐款銀碼刻在石碑上,以昭後世。這個做法由來已久,在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捐款碑,是元朗錦田高埔村的「高步橋碑」,記載當時村民集資興建高步橋的捐款名單。這塊石碑立於 1717 年,已經整整 3 個世紀有餘。

在歷史研究的角度,這些石碑記載的,是地區經濟的發展(如果人人都窮到死,誰有錢可以捐?),是社會風氣的轉變(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有女性捐款?),是地區政治的結果(捐款最多的群體,是否就擁有最大的話事權?),亦是社區與人際網絡的呈現(所以會有人向不同村落的建設都捐錢,也會有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向同一個建設項目捐錢)。但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香港早期,新界社區與世界各地的連結。

大埔村民的國際視野?

大埔汀角關帝廟內,有兩塊同樣立於 1785 年的石碑:「重修本廟題助碑」、「題助客碑」,前者記錄的是本地捐款,後者則是村外善長。這些石碑上的捐款,除了有當時常見的銅錢之外,有些人捐出的是「花邊員」,如「林葉菁助花邊拾員」。甚麼是花邊員(元)?按照一些學者的考證,18 至 19 世紀之間不少關於澳門的中、英、葡文記載中,都有提到「花邊幣」、「花邊錢」、「花錢」、「花邊銀」,是一些廣東人對西班牙/墨西哥銀元的稱呼。

當時在廣州與西洋各國之間的貿易,西班牙/墨西哥銀元基本上就是通用貨幣,如果石碑上的「花邊員」指的都是西班牙銀元,那麼就表示早在 17 世紀末,大埔的村民已經有參與這樣的貿易。而大埔顯然不是唯一的地區,在往後近 100 年內,香港不同地方的捐款石碑上都可以看到「銀元」或「花邊員」。在 1866 年香港造幣廠開始運作之前,我們或許都可以假設這些都是西班牙/墨西哥銀元。雖然在香港的人參與廣州對外貿易,已有上千年歷史,屬學界常識,但從這些石碑上,我們可以確實地看到「誰」參與了這些貿易,所以仍然是重要的資料。

最早的海外離散香港人

然而,到了 19 世紀,石碑上面顯示的,就不再只是在香港的人們與外國交往的線索,而是從香港遷移到外國的足跡。隨著香港殖民地對外交通愈來愈發達,加上東南亞、美洲、澳洲等地在黑奴被禁後,迫切需要從其他地方引入大量勞動力,吸引不少在香港新界(以及中國)的村民,為了擺脫新界人口膨脹造成的貧窮,經維多利亞城冒險前往新世界。我們可以從石碑上的記載,看到香港本土的海外僑居熱潮大概在 19 世紀中葉就開始,然後到了 1880 年代就有僑民賺到錢了。為甚麼?因為很多這類石碑,其實都會註明捐款者來自哪裡。

於是在 1884 年的西環「倡建魯班先師廟簽題工金芳名碑誌」,就刻有 22 個中國地名如番禺、香山、增城等,以及一位來自「𠵼加喇埠」者,即孟加拉。此人名盧進,祖籍「香邑」,即香山,很大機會就是本身來自香山者,曾經在香港居住過,後又轉移到孟加拉。他捐了「嘮啤拾員」、「婦伍員」,「嘮啤」顯然就是「盧比 Rupee」,但「婦」則難以斷定。筆者認為有機會是指 1840 年代之後,刻有維多利亞女皇頭像(婦)的盧比幣,希望各方高人指點。之後在 1887 年的元朗「重修八鄉古廟捐題碑」,有來自檀香山的捐款;1890 年油麻地「修天后聖母古廟碑記」有澳門;1895 年九龍城「廟道橋路碑記」有花旗金山埠(三藩市)、域多利埠(世上以維多利亞女王命名的地方太多,難以辨認)、新嘉坡埠(新加坡);到了 1896 年沙頭角山嘴村的「重建協天宮碑記」,全碑大部分捐款都來自海外,遍佈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美國、巴拿馬、南美洲、澳洲等,足見山嘴村移居海外村民數量之多。

又一波移民潮

到海外打工的潮流,從 19 世紀一直延續到戰前。但觀察石碑時,不難發覺踏入戰後,另一種趨勢開始出現。位於西貢十四鄉輋下村,1958 年的「輋溪永樂橋碑」,幾乎全部捐款都是英鎊,而碑文亦寫明這些捐款者都是「桑梓僑胞」,也就是說,這些都是旅居英國的輋下村民。自此之後,由西貢糧船灣,到大埔林村、沙頭角蓮麻坑等,香港各處陸續也出現了由旅居英國的村民捐款至家鄉建設的石碑。在「打鼓嶺李屋村建橋築路捐助芳名碑」,甚至還出現「荷盾」,即荷蘭在改用歐元之前的法定貨幣。這又說明甚麼?

如前所述,19 世紀末到戰前的移民潮,與美洲、南洋、澳洲的勞力需求有關,所以前往英國和歐洲的人不多。但在戰後,形勢又有所變化。在戰後的新界,依靠農業維生愈來愈困難,更多村民開始思考離鄉別井到外地生活。英國在 40 至 70 年代間的國籍法例,對殖民地人民到英國工作和生活的條件相對寬鬆,於是吸引了很多新界的村民毅然前往,在英國各地從事餐館等不同工作。當英國逐漸飽和後,後來者又有一些跑到荷蘭去。這些人雖然已經離開了香港,在千里之遙的歐洲生活,但從未中斷與家鄉的聯繫,在需要的時候,仍然會匯款回來支持「留下來的人」。

篇幅所限,暫時不得不停在這裡。這些石碑可以告訴我們的資訊很多,是研究香港歷史的重要史料。雖然不同的前輩學者到曾嘗試整理和記錄這些石碑,但始終各自力量有限,仍然未整存。而同一時間,許多老舊的石碑在戶外飽受日曬雨淋(即使室內石碑也不見得很好),尤其是戰後水泥材質者,損壞、字跡模糊的情況愈來愈多,更顯保育和記錄的迫切。我們正在建立的「香港碑銘資料庫」,將收集許多未被記錄的戶外石碑,結合前輩學者已經取得的成果,希望在失去這些文物和史料之前,盡力留住新界社會在歷史洪流中的變遷。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這是一個分享有關香港研究資訊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