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霓續」訴說霓虹燈後的香港故事

A+A-
位於洗衣場石階的 5 個巨型霓虹燈牌。

夜幕下垂,華燈初上,香港夜景素來在國際間享負盛名。造就這美景之一的除了萬家燈火,還有霓虹燈,惟近年不少歷史悠久的招牌,因未符合建築物條例而被拆卸。香港還有多少霓虹燈?有多少人知道霓虹燈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霓虹燈牌由商家作宣傳之用,其後更為電影中烘托場景的重要角色,漸漸形成展現香港獨特而鮮明的視覺文化形象。近日,由大館主辦、非牟利機構「霓虹交匯」協辦,名為「霓續」的展覽,就展出逾 20 個霓虹燈牌,當中不少招牌由「霓虹交匯」團隊保育下來,重新安裝後首次向公眾展示,觀眾可藉此機會,近距離欣賞並了解霓虹燈後的故事。

不只是燈飾、招牌

以往的霓虹燈掛滿頭上,如今五光十色的街道漸漸消逝,部分換來 LED 燈作宣傳之用。霓虹燈不只是因為「買少見少」而變得可貴,其本身盛載的是一門手藝,眾多商店的故事及代表了一個景象、一個時代的香港。要了解其珍貴之處,便先要得知霓虹燈的製作過程。香港的霓虹燈牌大多都是人手製成,工序繁多,先由畫紙模開始,請書法家設計字型,其後交給屈管師傅根據字樣製作合適的霓虹燈,當中需要燒、吹、屈曲光管,加入俗稱「Neon」的氖氣,這才可讓燈光通電時產生不同顏色,再由鐵器師傅打造出字樣及燈牌,最後牌子上油漆,再把霓虹燈與牌子組裝起來才大功告成。

這次「霓續」於大館 01 座複式展室的展覽,便從霓虹燈的歷史及製作開始說起,例如霓虹燈是在哪裡出現,其後會出現一個元素週期表。為何跟化學有關呢?上述亦提及霓虹燈的顏色取決於管中的氣體,當電壓施加在電極上,電離管中的氣體便會令燈管發光。如加入氖氣便是產生紅色光、氬氣加上汞會出現藍色等。展館內亦有不少影片具體呈現霓虹燈製作過程。

經典招牌重現其光芒

整個展覽的重點莫過於展出的燈牌。「霓虹交匯」團隊用了很多時間及心力說服商戶把燈牌付託給團隊保育,例如當中展出了位於上水四喜寶珠的四喜霓虹招牌。這個霓虹光管招牌已經近 30 年歷史,雖然多次翻修,最後還是因政府屋宇署的政策而必須拆卸。另外亦有巨型的「妙麗」燈牌,妙麗中心或妙麗百貨曾以此作招徠,燈牌以孔雀為設計靈感,70 年代時坐落於彌敦道和佐敦道角落;場內展出的是電影「燈火闌珊」中出現的大型複製品,為電影製作團隊特地聘請師傅再次打造,亦是彌足珍貴。

還有承載了輝煌一時的典當業南昌大押的特色「蝠鼠吊金錢」招牌,於今年 1 月因違反「建築物條例」第 14 條規定而遭屋宇署發出清拆令拆走,現亦於展覽內重新亮燈。同樣因安全問題而在去年 12 月拆下來、原本位於元朗總店的「大同老餅家」大型招牌亦同時展出。若想一次過感受霓虹燈帶來的震撼,可前往洗衣場石階,共 5 個巨型燈牌同時亮燈,猶如一個繁華街景。霓虹燈不只是招牌或燈牌,又或是用來打卡,當中承載了商店的故事與情感、香港的歷史,以及本地的藝術與文化。

霓續 Vital Signs

大館最新展覽「霓續」;照片由主辦方提供。

日期:即日至 9 月 3 日
時間:中午 12 時至晚上 8 時
地點:大館 01 座複式展室、洗衣場石階

書展推介

今年香港書展,*CUP 媒體決定加點奇想,由毛孩帶路,到香港各處遊玩,尋找香港的僅餘或正在消失的味道。我們希望在 7 月 19 日至 25 日的會展中,讓你見到我們的小小心思,以及大大的動物。

巨大化動物
以可愛動物為主,置身於香港各區地標,定必令人重新閱讀香港。

味緣香港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呂嘉俊,追回從前香港叉燒、打冷魷魚等美食的前世,找出食物來到香港的變遷,從味道寫出香港情。

紙上繁花
非一般的遊記,一場場深度文化之行
與故宮專家同遊中國內陸、日本京都、美國加州、紐約
  • 日期:7 月 19 至 25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地點:灣仔會展 1A-E12 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