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中史課的鍵盤俠風格

A+A-

chinese-hist

政府重新修訂初中中史課程,據說還要教香港史——聽起來像是一個終於比較明智的決策,但是細想下來,又覺得這事還是不做為妙,中國歷史實在是沒辦法在課堂上學的。

尤其在現實中也找不到多少有歷史感的存在和證據,那些「古蹟」,意義都跟恐龍化石一樣,與我們今天的社會幾乎是一丁點關係也沒有,所以令人非常隔膜。再加上中史課的編撰總是大而化之,缺乏細節,實在很難吸引人。每朝每代都努力不懈數臭前朝,栽贓嫁禍,或者銷毀證據,然後以一大堆官方「蓋棺定論」為總結,其中漏洞百出,細節又混水摸魚,這有甚麼好讀?

中史課最無趣的地方,就是套話接著套話,好像包裹木乃伊的裹屍布,譬如這些:堯舜禹、湯文武、平王東遷、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秦王一統、楚漢爭霸、七國之亂、王莽篡漢、三國鼎立、八王之亂、貞觀之治、安史之亂等等等等,凡亡國必然是朝廷腐朽,凡簽約必然是喪權辱國,中史課的敘述,其實有點像現在的鍵盤俠:他們最厭惡的是對人的理解,最喜歡的是簡單歸納法,只認同對他們有利的東西,凡是有違他們口味的,就極力醜化。

中史其實不太適合學生,一來很容易洗腦:因為「雄漢盛唐」的美稱導致至少一千年唯我獨尊的心態,至今仍形成浮誇的優越感,由於在當代缺乏現實基礎,更加不合時宜。二來是內容太殘忍暴力,即使編教科書的人下筆謹慎,輕輕帶過,也難免會在字裡行間中流露真相,好像電影裡明明是一具乾屍還滲出血水的恐怖情節。

這樣的歷史,很難滋潤學生的心靈,真的把這種歷史讀進去了,有這麼幾個最大的可能:第一,崇拜無所不用其極的人,以為出爾反爾、狡詐機變等於智慧;冷酷無情,斬草除根就能解決一切,這樣的人簡直數之不盡:秦始皇、劉邦、項羽、曹操、李世民、武則天、朱元璋朱棣、雍正乾隆、甚至洪秀全楊秀清,在今天的中國,還都有一大堆粉絲。

第二是思維偏狹:只認為大一統的時候是治,分裂的時候是亂,並且無法接受所謂的「亂」。事實上,中國歷史對於「亂」的定義是非常飄忽的,有時候亂的只是涉及到權力核心的爭奪,譬如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喪心病狂的暴君輩出,這些人渣本身神經錯亂,政局能好到哪去呢?但是社會水準到底怎樣,似乎一言難盡,南北朝時候的藝術發展非常蓬勃,如果藝術的世道好,那總不是一敗塗地的吧?

第三,當然是被灌輸了許多陳見或者陋見,嚴重的會影響價值觀扭曲。「澶淵之盟」為甚麼一定是屈辱的?文天祥可以為了大宋去死,袁崇煥呢?英法聯軍為甚麼燒了圓明園,而沒有索性燒掉紫禁城?八國聯軍是怎麼攻入北京的,條約內容到底有哪些,賠款的下落又如何?而李鴻章至今還沒有完全摘掉漢奸帽子呢。

最大的毒害是沒有「人味」。雖然歷史不是文學,目的不是要打動人心,但是教科書裡的歷史人物是扁平的,無法令人想像他們也有喜怒哀樂,愛憎好惡,在他們做出一些重大決定,尤其是會影響,甚至左右歷史進程的時候,是怎樣的處境?但中史課本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寫過。

中史課堂的枯燥生硬,會給學生(譬如我這種)留下心理陰影倒還罷了,最主要的線索只是爭奪皇權,幾千年裡不斷重演,不如問一句:這一切最終令中國變成了一個甚麼國家?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