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長鍾情音樂教育,云云兒童興趣班之中,鋼琴、小提琴乃至冷門的二胡、琵琶無所不學,每年校際音樂節的表演學生更多達 13 萬人。不過埋首樂器未必出於興趣,更多只為一紙證書傍身,扼殺了孩提愉快學習的機會。近年歐美教育界興起「興趣培養法」(Reggio Emilia approach),能否應用於兒童音樂學習,香港又能否借鑑?
興趣培養法通過一系列藝術形式--例如音樂、繪畫、舞蹈、戲劇、攝影和視覺藝術--刺激兒童的表達潛能,誘導學習多於灌輸知識。然而,樂器必須勤練方能掌握,兒童往往缺乏耐性,音樂教育如何才可激發興趣?
興趣教學法強調自我表達潛能,音樂一如語言,同屬人類內在能力。據心理學家 Donald Hodges 指出,人類音樂能力或始自胚胎時期,基於大腦特定基因,身心注定具有音樂傾向;神經學家亦證實嬰兒甫出世即對音樂著迷,肇因外界的音樂或子宮內的聲音對胚胎均有影響;更有研究指出嬰兒愛聽巴哈多於 Aerosmith,甚至有專屬嬰兒的「開心頌」。
「Pillsbury 研究」是 20 世紀首項關乎孩提音樂學習的長期調查,針對 2 至 8 歲小童的自發音樂行為(例如即興演奏),綜合觀察所得,提出 3 個結論:一、所有兒童均有能力及興趣試驗樂器和人聲音樂;二、節奏與語言之間具緊密關係;三、兒童會自發利用動作和戲劇化以表現音樂創作。Pillsbury 研究證實,兒童即使並無接受正規音樂教育亦能創作音樂,反映了自發創意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另外亦有研究指出,音樂遊戲是最自然的教法,能加強聽覺的敏感度與專注力,亦能促進技巧,如有大人陪同學習,效果更佳,只是不宜以權威姿態灌輸知識。三藩市大學音樂教育教授 Wendell Hanna 認為,成人應抱共同學習的心態,留意兒童的興趣所在,譬如見小童在水窪玩耍,不妨引導他用音樂重整雨景(木梆模擬腳步聲,鈸響代表濺水等),一同參與創意與玩樂共融的音樂實驗。
興趣教學法認為孩童本身具備過百種語言,一切只待激發。音樂的對應教法便是遊戲,經由玩樂,兒童得以建立起「藝術字母」,組織一套專屬自己的藝術表達方式。正如 Wendell Hanna 所言,莫札特會令你聰明,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心中的莫札特。香港出產的鋼琴證書已經超越維也納,但音樂風氣始終不及,原因或者就在苦練技巧的同時,失卻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