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會的源起:摩天輪 VS 巴黎鐵塔

A+A-
芝加哥博覽會,巨大的摩天輪就聳立在後方。 圖片來源:Brooklyn Museum/Wikimedia Commons

19 世紀末,歐美各國大城市興起博覽會(exposition)。當時,歐洲工業革命剛過去,歐美各國有大量工廠,以新機器進行生產,繼而富強。本來博覽會就如香港的工展會般,只是各廠家推銷新產品顯威風的場合,也是一般人遊玩消遣之處。但各國博覽會的規模,開始變得一場比一場大,博覽會的名字也愈加愈長,多數加上「國際」或「世界」這兩個字,便漸漸由工廠商人做生意的臨時場地,變成藉以展示國威的地方。

這些博覽會,規模盛大得回頭望還是會感到驚訝。例如 1889 年 5 月,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會場佔地 96 公頃,場地入口建有鋼鐵高塔,高 324 米,其名艾菲爾鐵塔,場內更有火車載客往來各區。但博覽會只舉辦半年,所費錢財之巨,實在難以令人想像。

4 年後,美國芝加哥又有另一場博覽會,名為哥倫布世界博覽會,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400 周年而建。不過,所謂紀念哥倫布,不過是巧立名目而已,有作家指,這不是純粹的博覽會,而是「炫富會」,因為當年的美國人好勝而自傲(prideful),看到巴黎那場世界博覽會之後,就認為要不惜工本,辦一場更盛大的博覽會,挫一挫法國的銳氣。

結果,芝加哥這場博覽會,佔地 278 公頃,裡面全是新建大樓,由多位建築師和規劃師籌劃。所有大樓都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興建,樓舍的牆身以白色為主,博覽會場因而有「白城」之稱。電力在當時的美國依然是新科技,許多人甚至不知道電為何物,所以,總統出席開幕禮,電掣一按,場內眾多機器電燈隨即啓動,令國人紛紛驚訝不已,很多人也想來這座「白城」看一看。

1893 年芝加哥博覽會中的摩天輪,高約 80 米,可同時載客約 2160 人。 圖片來源:Chicago Tribune/Wikimedia Commons

博覽會令人稱奇的地方,不止有「白城」裡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物和電燈電動機器。博覽會遊樂場內一座龐然巨物,也和這場博覽會一起名留美國輝煌史,它就是世界上首座摩天輪。這座摩天輪由工程師菲利斯(George W. Ferris)所建,高約 80 米。美國人就是以這座鐵輪,和法國人的巴黎鐵塔一較高下的。巨輪以鋼鐵製成,客廂共 36 個,每廂載客量高達 60 人,所以全輪客滿時,就有 2,000 多人在裡面慢慢轉。

這個摩天輪算不算大呢?以香港人熟悉的幾座摩天輪高度比對一下:

海洋公園摩天輪:高 27 米
中環摩天輪:高 60 米
倫敦眼:高 135 米

世界上首座摩天輪,實際上比香港的兩座摩天輪大。

當然,鬥高鬥快向來是人間樂事。有人認為,在現代摩天輪面世前,坊間早已有類似的玩意。摩天輪雛型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 17 世紀初英國旅遊家 Peter Mundy 的遊記。Mundy 當年由君士坦丁堡返回倫敦,在 1620 年 5 月 17 日經過今天保加利亞的普羅夫迪夫(Plovdiv)—— 當時這座城市的名字叫 Philippopolis —— 城裡有一場遊樂會,裡面有 3 種鞦韆,其中一種是這樣的:

像大滑輪,曾在倫敦的海關大樓見過。大輪中間有小座位,輪一轉,小童就隨大輪轉上轉落,有時在輪頂,有時在輪底。

有人估計,這種玩意是由水車而來,以前兒童嬉水時也許常常坐在水車裡玩,後來在地上就建出類似的大玩具,現代人則將這種輪稱作「歡樂輪(pleasure wheel)」。這些輪不能叫摩天輪,因為摩天輪(Ferris wheel)的英文原稱有首建者的姓氏 Ferris。摩天輪一定要像芝加哥「白城」那座一樣,用鋼鐵建造,夠大,還需以電力驅動。如果沒有電力沒有鋼鐵又不夠大,就不可以稱為摩天輪了。

哥倫布博覽會參觀總人數多達 2,000 萬人,建築成本雖大,卻因入場人數夠多而有些錢賺。博覽會結束後,大部分新古典大樓也拆掉,摩天輪也拆了,只有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沒有拆,重修成科學與工業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迄立在芝加哥城南湖邊至今。

當年芝加哥博覽會上的大部分建築物已經拆卸,惟有湖畔的藝術宮被留下來。 圖片來源:The Field Museum/Wikimedia Commons
藝術宮於 1933 年改建完成重新開放,變成了今日的芝加哥科學與工業博物館。 圖片來源:John Lodder/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