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夜來香」的故事,發生在二戰前 30 年代末期,當時中華民國已跟當年強國大日本帝國開戰,而且處於劣勢。針對日本的侵略、美國進行的禁運,已預示了戰爭的先聲,我們都知道,不久之後,強國就會正式向英美宣戰,並進攻香港。
可是被完全控制之前,香港還算一個自由港,不同陣營的人自由出入,使香港成為一個情報交換的關鍵中心。而在故事中,有一個猶太人來香港,要把原子彈的相關技術資料,交給美國人。林子祥就這樣捲入了這場情報戰當中。
主角需要秘密地把情報交給美國佬,可是他不僅要對抗東亞強國派來搶奪的人員,甚至還要對抗統治者,早已死心塌地迎合東亞強國的本地警察。他在面對拘禁、圍捕之下,最終成功把情報交了給美國,讓美國加速完成原子彈,擊敗了當年的東亞強國。
這電影很用心重現了那種英式殖民的風光,林子祥扮演的私家偵探頗有英國紳士的風味。偶然會看到的建築物和內裡,有洋人的酒吧、建築物的大廳,謹慎選擇的場景很成功地滲透出那種東西交融的殖民地風味。在沒有那個預算重現場景下,透過音樂和美術,讓你感受到 3、40 年代的香港風情,導演的功力可是令人十分的敬佩。光是這點,這電影已經很值得去看。但是各種港式幽默,也從不欠缺。
更重要的是,這電影很聰明的為香港人找到了一個戰爭中的合理角色,主角雖然不是軍人,也不是政治家,而只是一個無名的情報員甚至名不經傳的私家偵探。卻成為了影響整場戰爭的關鍵人物。雖然是搞笑喜劇,但是裡面的劇情和間諜戰,卻也相當的合理。
主角比起占士邦,卻更接近真實的情報員,他靠的並不是高科技槍械武器香車美人,而是喬裝、隱藏身份、隱密行動、說謊、隱匿、逃走,以及全港各地協力的百姓。如果他失敗了,他所持有的技術情報一旦洩漏給東亞強國,則使他們研發出原子彈對抗美國。結果,他也許比起動刀動槍的人,構成的影響更大。
我們都知道日後的歷史,不久之後,香港將會被東亞強國統治幾年。然後東亞強國被美國擊敗投降之後,香港才重光,換句話說,雖然情報員不殺一人,卻間接光復了未來的香港。
看看前幾年的斯諾登事件,以及銅鑼灣書店事件,以及最後因為貿易戰,害怕香港會洩漏技術而美國也考慮把香港列入制裁當中時。也許這樣的劇情,一直在香港發生也說不定,在強國周旋之間,香港雖不至於有權成為玩家,卻不見得不能影響玩家們的勝負,似乎香港人在戰爭中,並不是沒有角色,過去如此,未來也一樣。
這樣好看的電影,在港產片當中,卻不算很出名,真是太可惜了。要說是香港版的「北非諜影」,也許有人會認為笑片和經典電影不是同一類,可是我覺得,這也不能算是過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