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漏洞拉:你不知道的越南船民史(下)

A+A-
1982 年獲國際醫療組織 Médecins du Monde 救起的越南船民。 圖片來源:Michel Setboum/Getty Images

如今,南中國海是各國劍拔弩張你爭我奪的戰略航道;30 年前,這裡卻是成千上萬越南船民葬身的一片怒海。當時僥倖生還的船民除了抵達香港,更多是登陸馬來西亞,其次還有台灣、泰國、菲律賓,甚至澳洲和日本。究竟這一浪接一浪的船民潮,最終是如何退卻?危機如何落幕?船民的最後歸宿在哪裡?

作家黃雋慧在著作「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中整理得出,當時船民的逃難航線可分 3 條:第一是由南越向西南航行,不出 3 天可抵達馬來西亞、印尼或泰國,但鄰近海域海盜非常猖獗;第二是北行線,可前往香港、澳門、台灣甚至日本,但船民中較多來自北越;第三是東行線,以菲律賓為目的地,但群島多,易觸礁,成功登陸只屬少數。除此以外,紀錄中還有 56 艘船隻成功登陸澳洲北岸尋求庇護。

船民問題是如何登上國際頭版?

1979 年,搭載越南船民的「天運號」貨船在香港南丫島擱淺。 圖片來源:Tekn/Wikimedia Commons

雖然船民潮源源不斷,但真正令問題登上國際新聞頭版,卻要數 1978 年底的「海鴻號(Hai Hong)」事件。有 30 年船齡的海鴻號,於 10 月下旬從越南頭頓港接載超過 2,000 船民,遠超船體負荷,途中又遇到強颱風麗妲(Rita)吹襲,導致貨船破爛不堪,11 月 9 日輾轉靠近馬來西亞時,引擎再無法運作。

馬來西亞政府在幾年間疲於應付船民問題,對突如其來的 2,000 多名船民立場強硬,堅稱他們不是難民,又派出海軍拒絕讓他們登岸。僵持一個星期,船上糧食供水快將用盡,船上 2,000 多人命懸一線,事件終於吸引國際傳媒爭相報道。最後法國、加拿大和美國等宣佈,願意接收海鴻號船民後,大馬政府才讓船民登岸,危機方迎刃而解。

諸如此類的人道危機後來仍不時上演,「匯豐號(Huey Fong)」和「天運號(Skyluck)」貨船事件就先後困擾香港政府,促使國際社會採取行動。1979 年 9 月的聯合國會議上,多國擬定出第一收容國/港政策,大馬和香港等地為船民提供臨時庇護所,聯合國難民署承擔船民上岸開支,歐美西方國家則負責面試接收這些難民。

期間馬來西亞成了最大臨時收容國,在 1975 至 95 年間收容 25 萬人,香港則收容達 19 萬人,為第二大收容地區。最終共 75 萬名船民成功獲西方國家接收,美國接收其中 42 萬人,其次是澳洲和加拿大,分別接收逾 10 萬人。

難民營內爆發的越戰

1994 年白石難民營發生騷動後,部分難民被押上警車轉往其他難民營安置。 圖片來源:THOMAS CHENG/AFP/Getty Images

說到越南船民,不少香港人或會想起船民騷動,但難民營其實曾有過相對和平的時期。香港在 1975 年 5 月面對第一波具規模的船民潮,當時丹麥貨船 Calara Maersk 海上救起 3,600 名船民後送到香港,政府陸續在各地開設難民營對應。

難民營起初都是開放式,船民可以到處活動、找工作,有條件還可以租地方住,甚至開設銀行戶口,原則上還可以入讀學校,但學費高昂,一般都負擔不來。移居瑞典的受訪者阮三武憶述,當時還是青少年的他,為了離開烏煙瘴氣的難民營,與父親外出租房,一度融入香港社會,在球場上與香港人打成一片,學得一口流利廣東話,他亦見證過有越南人學會了賭馬。

但好景不常,難民營內始終是三教九流,難民之間背景迥異導致時有衝突發生,南越和北越船民的矛盾愈趨尖銳。1982 年 4 月 30 日,啟德難民營內的北越人,按照習慣慶祝越南統一,但這卻是南越人眼中亡國之日,雙方爆發暴亂,互有死傷,促使香港政府銳意實施禁閉營政策,把南北越難民分開安置。

時至 1980 年代末期,歐美各國開始不願再接收難民,導致香港及其他東南亞難民營人滿為患,達到飽和狀態。來自香港本土的反船民聲音亦愈來愈大,有議員和居民絕食抗議增建難民營,更有大遊行要求取消第一收容港政策。與此同時,聯合國亦決定要為船民潮畫上句號。

不留痕跡的越南船民史

自 1988 年開始,港英政府實施甄別政策,船民上岸後不再自動取得難民身份,只有被確認受到政治迫害的政治難民,方有資格在香港等候收容,假如被判定為經濟移民,將會遭到遣返。從當時開始,以「不漏洞拉」為開場白的越南語廣播變得街知巷聞,這四個音字解作「從今以後」,內容正是解釋這項甄別政策:

從今以後,香港已對越南船民實施新政策。從此,凡因經濟問題以船民身份設法進入香港者,將被視為非法入境。非法入境者不可能移居第三國,他們將被監禁並等待遣返回越南。

阮三武的妻子正是在甄別政策後抵港,她憶述當時上岸後,即被拘留等候甄別,職員會按照履歷審核資格,船民則要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政治難民。由於阮太太一家是天主教徒,父母又受過專上教育,確實有受政治迫害的風險,因此通過了甄別,但同船的其他人卻被判定為經濟移民,全數要等候遣返。

雖然甄別政策原意是要阻嚇船民湧港,但很多船民早已經置生死於度外,在瀕臨絕望之際寧可以騷動反抗遣返,過程時有死傷,甚至有脅持職員當人質的事件,要警方出動武力鎮壓。船民問題發展至此,船民形象已可謂一落千丈。

隨著越南政府在 80 年代末經濟改革,船民潮開始退卻,加上中國施壓要港英政府在主權移交前解決船民問題,同樣加快歷史告一段落。1998 年,特區政府正式取消第一收容港政策,屯門望后石難民營在 2000 年正式關閉,標誌著船民問題告終。當時有 1,400 多名船民沒有國家願意接收,仍然滯留香港,最終都獲安排逐步融入社會,但他們為重過新生,大部分對過去絕口不提,從此隱沒在人群當中。

擾攘 20 多年的越南船民潮,曾不時登上香港報紙頭版,但事過境遷,沒有人為此立碑紀念,昔日的難民營陸續拆卸重建,或改頭換面,留下的就似乎只有香港人戲謔的一句「不漏洞拉」。終究這段歷史對香港有何意義?這仍然是有待研究的香港本土歷史課題。

2000 年望后石難民營關閉,鎮守營內的啹喀兵列隊步出營地。 圖片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