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景點「迪士尼化」:紀念品的泛濫與低俗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巴黎鐵塔、胡夫金字塔、京都金閣寺…… 旅遊勝地總叫人流連忘返。想留住旅行回憶,不少人或會選擇購買紀念品。但回頭一想,買一件沒有實際用途、大量生產的東西,意義何在?偏偏景點附近的紀念品店總開得成行成市,成為另類景色。究竟從何時開始,紀念品成為旅遊的指定動作?

紀念品(souvenir)的英文解釋,可追溯到 18 世紀,指為通過一件物件,記得一件事。至 19 世紀末,souvenir 一字才得到廣泛使用。紀念品流行的現象,彷彿捉住人們的普遍心理:喜歡收集物品、炫耀自己到過的地方、像安慰劑一樣看著小物件,止止旅行癮。

不單今日,早在 20 世紀初,已有人看到紀念品充斥的問題。已故美國作家 John Walker Harrington,在 1906 年刊於「美國雜誌(American Magazine)」的文章「俗不可耐的紀念品(Tacky souvenirs)」中,諷刺國民對紀念品的喜愛程度:「發展一種珍惜無用之物的狂熱」、「(低俗紀念品)經遊客的行李帶入這個國家」、「以驚人的速度傳播」。字裡行間,更指斥購買紀念品屬愚昧行為,應加以抵制:「除非這種現象得到抑制,否則上百萬正常人將成為大腦退化的受害者。」

然而,在「紀念品」一詞誕生前,人類早已有生產或購買紀念品的行為。著名旅行作家 Rolf Potts,在新作「紀念品」中就探討其歷史,解釋鑰匙扣、明信片等東西如何晉身紀念品的行列。

教宗出訪愛爾蘭紀念品。 圖片來源:路透社

事實上,即使沒有旅遊這回事,從早期人類歷史已可窺探人對紀念品的偏好。早期的人類洞穴內部,亦有不同裝飾物出現,或許可以將之解釋為,人傾向囤積認為對自己重要的物品。至於真正與旅遊紀念品有關的紀錄,可於古埃及第六王朝的記載找到。公元前 2,200 年左右,上埃及南部總督哈爾胡夫(Harkhuf)到今天蘇丹一帶旅遊,其後向法老送上豹皮、象牙、香燭等「手信」。而希臘及羅馬文明植根後,各地亦催生製作紀念品的行業,如生產彩繪罐、小型銀製品之類。

上面這些紀念品起碼是由人手製作,有的更價值不菲。造就今天紀念品現象的,或許是宗教朝聖。自耶路撒冷朝聖在公元 500 年左右開始流行,當地的升天小堂(Chapel of Ascension)一直是熱點之一。Potts 在書中如此描述:「相傳仍可以辨認耶穌的腳印,朝聖者渴望擁有救主腳下的塵土,那怕只是丁點,令當地看守者每隔數週便要添上新泥土。」

朝聖者中更有人鋌而走險,在親吻聖物十字架時,試圖咬下一部分偷偷帶走。儘管這些行為看起來令人費解,但就像球迷渴望擁有一件偶像球星穿過或簽名的球衣一樣,對照今天的例子,箇中原因其實同出一轍;彷彿只要擁有與崇拜對象有關的物品,其精神便會轉移至自己身上。

及至中世紀,人們甚至開始販賣宗教「聖物」。但真正的聖物少之又少,信眾卻多如牛毛,故所謂的聖物十之八九屬膺品。Potts 甚至指出:「農民的骸骨,被當成聖徒的骷髏,還有很多個施洗約翰的頭顱在歐洲和近東流傳。」施洗者約翰死後,被希律王下令割下頭顱送予女兒莎樂美,有著名宗教故事加持,自然是眾人趨之若鶩的「聖物」。而複製品、交易,這些重要的紀念品元素,終於在當時齊備。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紀念品商店。

Potts 認為,隨著人類對世界的探索,求知欲漸取代朝聖之旅。追求物品,不只為了崇拜,更為了教育、展示或純粹的新奇感。現代的紀念品背後誘人原因,也許在於此。不過,紀念品的劣質化、庸俗化,同時令部分人心厭惡。去年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便禁止再開設任何針對遊客的新店舖,紀念品店亦在其列。市中心有本來已有達 280 家迎合遊客的商店,令當地人吃不消。而官方給予的理由是,此舉能防止城市「迪士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