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A 設計獎】The Textile Atlas:連結民間布藝與世界的地圖

A+A-
圖片來源:thetextileatlas.com

當你選購衣物或穿起衣裳時,可曾知曉成品背後的故事,甚至理解其布料是如何產生?以手工針織和機器針織為例,其效果已有所不同,針織歷史悠久,且樣式靈活多變,衣物亦較有彈性。然而,各國與民族也有其獨特的紡織技藝,怎樣才可有效地保存及讓更多人理解當中價值?The Textile Atlas 是一個紀錄民間布藝的資料庫,這個地圖反映各地民間布藝及工匠的故事,計劃創始人 Sharon Tsang-de Lyster 希望以此為商界、學術界,甚至大眾提供免費的網上資源,把各持份者與工匠連結起來,從而提倡可持續時尚(Sustainable Fashion)及道德採購(Ethical Sourcing)。

布藝及工匠故事 交織絢麗地圖

圖片來源:Cary Ho

織織復織織,其一針一線皆是工匠的心血之作,當中的技術與傳統智慧,機器亦無法取代。Sharon 三年前成立一間以人為本的設計工作室及女裝品牌 Narrative Made,探索傳統紡織,與各地的民間工匠合作。布料展現的不只是編織手法、天然染色、刺繡等工藝,更載有豐富的文化歷史故事,她們的紡織手藝並非以文書記載,而是在族群間流傳,但隨著年輕一輩往外發展,許多文化在彈指間流失。

Sharon 是時裝設計師、時裝走勢分析員,更是紡織技藝保育人士。她走訪各地民間工匠,明白以一己之力難以接觸所有工藝,加上她理解工匠需要開拓自己創作的市場,而不少國際設計師及品牌希望與不同工匠合作,於是 The Textile Atlas 便誕生,從而連結不同人士。網站紀錄了傳統紡織品、工匠的故事和創作過程等,另設工匠地圖(Artisans map)及資源地圖(Resources map),讓相關研究者及學生更易尋找紡織資訊。她說:「我的宗旨就是用一個說故事(storytelling)的方法連結讀者,以致消費者也能明白布料背後的故事。我希望推動可持續時尚及道德採購,讓工匠與買家平等地建立夥伴關係,讓事情人性化一些。」

提倡多元文化 欣賞世間之美

2017 年,Narrative Made 推出 The Textile Atlas 後,有不少紡織協會或工藝委員會以此為參考資料。今年亦獲得由香港設計中心自 2003 年設立「DFA 設計獎」中的「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及「文化大獎」,以表揚及肯定 The Textile Atlas 在文化保育及承傳方面的成就及影響力。建構一個資料庫並非 Sharon 一人之力,她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顧問、學者等合作,對各地區的紡織及布藝文化作實地考察及深入了解後,以文字及圖片作紀錄並呈現於網站上。

她笑言,計劃起初只是讓設計師及研究者作參考之用,怎料現時不同界別的用家也以此為研究或參考平台,希望日後逐步令網站的分類更完善。但她為何鍾愛於民間布藝呢?Sharon 笑言:「當我前往不同的部落,看到布料及工藝品可有不同的呈現方式,你會愈來愈喜歡那個對比。我喜歡 mix and match,以呈現布藝的多元文化,因為有各樣的交流,才可看到各種布藝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