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月】紀實攝影師 Willy Ronis 以心捕捉巴黎的每個瞬間

A+A-
維利.羅尼的作品 Lovers at the Bastille,1957。

巴黎國寶級攝影師維利.羅尼(Willy Ronis,1910 至 2009 年)於 10 年前逝世,終年 99 歲。他機不離手,曾言「我從來相機不離身,就算去買麵包亦然」。即使到了晚年仍在拍攝,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Jeu de Paume)的 Matthieu Rivallin 曾是羅尼攝影集的編輯,與晚年的羅尼面談,他曾表示羅尼「最後一張照片已是 2001 年拍攝,當時他 91 歲,可是因為他要用枴杖走路,不想因為手顫抖而令照片模糊,所以便停止了。」

羅尼的作品紀錄了巴黎浪漫與平實的一面,成為法國人文紀實攝影最後一位代表人物,與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伊齊斯(Izis)和莎賓娜.魏斯(Sabine Weiss)齊名。這次的「法國五月」藝術節其中一個節目,便是由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及香港法國文化協會聯合主辦的「維利.羅尼的攝影之旅 —— 從巴黎走到威尼斯」攝影展,讓香港市民一睹大師以黑白照所紀錄、每個不期而遇的瞬間。

用心去看的世界

是次展覽的聯合策展人 Florian Knothe。

Florian Knothe 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總監,亦是這次香港展覽的聯合策展人,將於博物館展出羅尼逾 100 張黑白相片。他解釋,羅尼以攝下巴黎街頭的情況,及市民的日常生活寫照而聞名,可說是展現出巴黎浪漫的一面,亦成為今日大眾對巴黎的印象;而羅尼認為攝影在乎情感,他的照片,盛載著他與攝影對象及主題的連結與情感。即使在紀錄政治動盪的時刻,攝影主體或對象對攝影師而言仍然十分重要。他的鏡頭能捕捉情感和氛圍,並常以「逆光」的手法拍攝。

羅尼生於巴黎,父母是東歐移民到法國的猶太人,兒時曾想將來當個音樂家,但父親因病逝世後,接手其照相館,最後成為攝影記者。羅尼拍攝的題材十分廣泛,如街頭上的男女、市民的生活、底層階級的困境等。令人難忘、也可說是其代表作的 The Little Parisian 中一個身穿短袖恤衫,再搭上一件毛衣背心及短褲的男孩,抱著長法包跑過。當年並沒有現今社會般,人人一部配置相機功能的手機,如非羅尼相機旁身,也不可能拍下這充滿活力及寫實的一面;另一幅經典是 1957 年的 Lovers at the Bastille,攝下巴黎男女的相處的情景,而巴黎的情侶亦是他拍攝的主題之一。

曾言「我從來相機不離身,就算去買麵包亦然」旳羅尼。 圖片來源:Francis DEMANGE/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感受不同時刻的法國與威尼斯

雖然羅尼於巴黎攝下的作品較為人熟悉,但他亦曾到訪歐美多國,意大利正是他第一個出遊的國家,為此亦拍下了不少照片。Knothe 表示,是次展覽將分成不同部份及主題,分別為社會變革、巴黎、及法國內外的景點、亦有其標誌性的裸體照片系列,希望可從作品的展示中,嘗試探討攝影師的生活及工作。

而是次合辦機構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亦對展覽及作品作出詮釋及交流,有助把是次主題更具體地呈現出來。展覽中的照片以傳統銀鹽攝影術製作的銀鹽影像作品(Gelatin silver print),是羅尼沖晒相片的方法。參觀者可看到到其歷史痕跡,及以不同媒介盛載影像的對比,同時亦可感受攝影作品帶來的活力,還有羅尼對社會百態的興趣及觀察。Florian Knothe 認為,這些作品至今,依然有其重要性。

法國五月藝術節 2019

日期:2019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

活動詳情:frenchm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