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聲音只是一把聲音嗎?

A+A-

在電影「反斗奇兵 4」,巴斯光年問胡迪:「甚麼是內心的聲音(inner voice)?」因他多次按下身上的按鈕,都會獲得應景的字句,最後說:「多謝你,內心的聲音。」但內心的聲音,真的只是一把聲音嗎?是甚麼驅動這把聲音,與自己對話?英國廣播公司(BBC)嘗試拆解這個疑惑。

窺探內心的聲音

內華達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Russell Hurlburt 探討人類內心活動多年,他認為,內心的聲音,並非只是單純地與自己對話。Hurlburt 的研究發現,30 名受訪學生中,約 4 分 1 人曾在內心聽到包含字句的聲音。而刊於「潛意識研究期刊(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的報告就指出,只有 3% 的人在閱讀時心裡會出現讀白。

英國杜倫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Charles Fernyhough 說:「內心的聲音非常親近我們本身,故不會真正去思考它為何物。」的確,要研究內心的聲音並不容易。人類甚少注意腦內浮現的每一個思想,而思想亦會隨著研究提問而預設回答方式,因此很難確實測量人們聽到內心聲音的次數。

Hurlburt 進行另一種描述式經驗抽樣法(Descriptive Experience Sampling),受驗者必須每日攜帶一個會隨機發出聲響的裝置。聲音響起時,受驗者要記下腦內正在發生的事情,當晚再向研究者匯報。這個方法能在日常環境下,更自然地捕捉內心的思想。統計發現,「聽見另一把自己的聲音」是常見但不普遍的內心活動。該活動的平均頻率為 23%,個體差異 0% 至 100% 不等。

不只是同一種聲音

Hurlburt 認為,內心的聲音可分成 5 種形式:說話、圖像、情緒、感官意識和非符號化的思想(unsymbolised thinking)。本質上,非符號化的思想是一種沒有生成圖像或文字的思緒或概念,和在腦中模擬對話時生成的聲音不一樣,比起用外來身份審視自己,它更似自己的另一個面向。

波蘭盧布林若望保祿二世大學的心理學家 Malgorzata Puchalska-Wasyl 曾作研究,要求參與的學生形容與自我交談的內心聲音,歸納出常見的 4 種角色,分別是忠實的朋友、矛盾的父母、驕傲的對手和無助的孩子。在不同場景下,內心的聲音會飾演不同角色來幫助自己應對。

加拿大皇家山大學內心聲音實驗室學者 Famira Racy 研究則發現,人們內心聲音涉及的範圍廣泛,包括表層心理活動,例如負面情緒、解決問題、情緒控制等,亦有深層活動,譬如自我反思、自我觀察和認知等。

神經解剖學家 Jill Bolte Taylor 曾經歷中風,休養恢復後形容,那份經驗有如「安靜的心靈」。她回憶指:「這段時間非常艱難,因為我就坐在安靜的腦裡,想要記得我是誰?我在做甚麼?等問題。」目前,醫學知識仍然無法明確知道內心聲音的原理,但就如 Racy 所言:「我們可以藉此去認識自己,更進一步和自己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