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擾的科學

A+A-

不論場合,如果旁邊的人大聲講電話、不停翻弄袋中物件、不戴耳筒「煲劇」或無止盡的「長輩片」、甚至取出指甲鉗一直剪,都不覺困擾的話,要不是聖人,就是對外間毫無知覺。每個人對身邊滋擾的接受程度不一,科學界鮮有相關的大型研究,但有科普作家嘗試對這種人類每天都要面對的折磨作出科學化分析。

煩人的滋擾行為

科學電台節目編輯 Flora Lichtman 及專長於科學的廣播電台美國記者 Joe Palca,早在 10 年前合著 Annoying: The Science of What Bugs Us,剖析惱人的滋擾感覺。兩位作者現在重新審視作品,發現在過去 10 年間,科技雖大有進步,令人崩潰的滋擾事件卻有增無減,像社交媒體平台無時無刻要我們注意或要處理本來不必關注的問題、忙得不可開交時收到錄音電話、網上個性化及彈出式廣告的侵擾等。

國家地理雜誌」就在網上,請讀者列出他們認為日常中最煩人的滋擾,在「最煩人的科技」一項中,有人指他人的手機、彈出的廣告、Captcha(輸入圖中文字以證明不是機器人)等最為擾人;至於「最煩人的聲音」則來自鬆手指關節、咀嚼、難聽的歌聲、大聲的鄰居等。

形成滋擾的要素

Palca 解釋,令人感覺滋擾的要素,第一點是事情必須要令人不快,但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像蒼蠅一直在人耳邊飛來飛去,但那殺不死你。第二,它必須是不可預測且間歇出現的,像時鐘的滴答聲或貓砂盆的氣味可能很煩人,但有規律地出現一段時間,就不那麼明顯。如果是斷斷續續的事情,令人難以防備,就會成為困擾。第三,事件必須保持在不確定的時間點,像飛機延遲 1 小時,雖然麻煩但可以預計;若機組人員沒有就延誤解釋,要無止境地等待,就會令人覺得討厭。

事實上,各種各樣的人類生理反應,都可以保護我們免受真正危險的刺激,像作嘔可以防止我們攝入可能有毒的東西、中耳肌肉的聽覺反射可以保護鼓膜免受噪音損害。感覺煩厭也不例外,古龍水使人惱火的原因,可能與作嘔反應有關;鳴笛震耳欲聾,可能是預防聽覺免受噪音損害。

根據美國基因及罕見病資訊中心 Genetic and Rare Diseases Information Center 的說法,患有精神錯亂症的人,會對別人無害的聲音產生極端的情感反應,例如僅是聽到某人呼吸、打呵欠或咀嚼薯片,就會嚴重躁動。Palca 認為,如果研究人員找到更多讓這些人安心的方法,對所有人都可能會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