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時間不斷縮短,何以仍會一減再減?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去年 8 月,微軟公司日本分部試行「4 天工作週」,結果發現員工更為快樂之餘,工作效率亦提高了 40%。「喜訊」一出,全球打工仔無不渴望自家老闆「開竅」,但不說不知,原來人類的勞動時間已經不斷縮短,何以仍要一減再減?少做多得,又是否毫無顧慮?

工時的歷史

在 1850 年代、兩次工業革命之間,每週工作 6 天、每天做 12 小時是社會常態。長時間工作令人喘不過氣,不少打工仔提出縮減工時,卻紛紛遭到企業家反對。直到 1856 年,澳洲維多利亞省(Victoria)立法規定建築工人每日最多工作 8 小時,成為全球首批受保障的基層僱員之一。至於其他國家,則要到 20 世紀初期才享有相關權益。

工時問題解決後就輪到日數問題,1926 年,福特汽車創辦人 Henry Ford 破天荒採用「每週 40 小時」的做法,將旗下員工工作日縮減至每週 5 天(星期一至五),每天工作 8 小時,「週末放假」的觀念隨之誕生。及後,Ford 的決定逐漸被借鑑,「40 小時」的工作要求變成常態,尤其在戰後和經濟蕭條時期。

工時一減再減

現時,工時的合理性和效率再度被審視,有些企業走得更前,嘗試以「4:3」的比例運作,即每週上班 4 天,放假 3 天。除了日本微軟外,試行相同計劃的還有紐西蘭財務公司 Perpetual Guardian。奧克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和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受委託調查箇中成效,結果顯示員工的壓力水平由 45% 減至 38%、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分數由 54% 提高至 78%,而員工的整體工作效率則提升 20%。

工時雖減,但薪酬不減是關鍵前提,這種變相「少做多賺」的模式深受員工歡迎,能有效鞏固其歸屬感、滿足感和投入感,從而令他們「發憤圖強」、更努力工作並減低跳槽的可能性。站在僱主立場,此舉看似蝕本,但以成本效益來看的話,放手一試或有意外收穫。

風險與限制

減少工時雖有驚喜,但並非行行適用,例如對零售業和服務業來說,「僱員身處現場」是重要的工作元素之一,放太多假未必有助提升業務;突發事情天天都多,傳媒行業需要即時跟進報道,無時無刻都準備就緒…… 此外,有些員工的效率提升只基於興奮和想爭取表現,在新措施實行一段時間後,其活躍度便慢慢回落。

Perpetual Guardian 其中一名分店經理 Tammy Barker 表示,「4 天工作週」有助她提升專注力,但整體而言,風險同時存在:「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員工是否會『打回原形』。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每位員工的想法和計劃,以維持他們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