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劑早就出現,為何確診仍有難度?

A+A-
美國醫療人員正收集樣本進行測試。 圖片來源:路透社

愈早檢測出病毒,就愈早阻截傳播鏈,看似簡單的一個做法,卻不是每個地方能成功做到。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早在肺炎病毒消息在中國武漢傳出之時,德國已有科學家洞悉先機,開始以沙士病毒作參考,在病毒序列公佈前,研發出病毒試劑盒,而香港專家更緊隨其後,但為何到現在,有些國家在確診上仍面對重重困難?

今年 1 月的第一個星期,有消息指中國有數十人感染一種神秘新型肺炎,有病人兩邊肺出現入侵性損害,情況危急,當時德國科學家 Olfert Landt 已處於戒備狀態。Landt 在 30 年來,一直致力於診斷包括沙士(SARS)等新發現傳染病,他想盡快製作出試劑盒,以助醫生作適當診斷。

病毒學家通常會在新病毒遺傳物質進行排序後,才製作病毒測試,但這次 Landt 與他的公司 TIB Molbiol 提前進行研發,到 1 月 9 日已經參考沙士及其他已知冠狀病毒,設計出第一個試劑盒。他與當地一間大學醫院的科學家一同設計了 3 個試劑盒,病毒序列一旦公佈,就能從中挑選最好的一個。

Landt 在 1 月 11 日將試劑盒送到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和羅氏診斷﹙香港﹚有限公司,當時他仍不確定是否可行,最終到 1 月 17 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網上發佈了 Landt 的實驗設計,成為該組織首次共享的試劑盒設計。估計到 2 月底為止,他已大批生產 400 萬個試劑盒,之後每星期生產 150 萬個,每個試劑盒可作 100 個測試,以至少 160 歐元(約 1,350 港元)的價格售予沙特阿拉伯、南非、澳洲等地客戶。

若要阻止大流行蔓延,測試是關鍵。如果一個人確診,可以即時隔離並進行適當治療。但 Landt 注意到在疾病報道傳出後近 3 個月,各國在測試冠狀病毒上仍是遇到種種困難。

「我們沒有錢,資源更是零」

香港病毒學家潘烈文同樣在 1 月份開始觀察著事態發展。他是 2003 年研究沙士病毒的香港大學科學家團隊成員之一,團隊當年曾找出沙士早於 1 年前已在中國大陸出現。他說:「因為我們過去經歷過所有這些事件,所以了解到進行有效診斷測試非常重要。」但與 Landt 不同,潘是先靜待病毒序列公佈。

鼻咽喉拭子測試樣本。 圖片來源:路透社

根據中國「財新周刊」報道,當時視為新沙士(SARS-CoV-2)的病毒可能早於去年 12 月 27 日就已排序好。但直到 1 月 11 日,病毒基因組排序才以復旦大學教授張永振的名義在公開資源網站上公佈,中國當局緊隨其後。潘的團隊馬上開始工作,在 6 天內研發出可用的試劑盒,可以檢測出沙士及新型冠狀病毒。往後數月,潘向埃及及柬埔寨在內 40 多個國家免費發送 1 個試劑盒,價格在 4,000 至 5,000 港元之間,可用於測試 100 個樣本。尼泊爾等一些國家或地區亦會將樣本發送到香港大學進行測試。

然而潘及其團隊,跟其他試劑盒公司不同,不可出售產品來賺錢補貼經費,他們要將學院其他項目的資助,重新分配到研發過程中,而且基本上是「白做」。潘說:「我們沒有錢,資源更是零,只是出於善意,才分享出去。」世衛在網站上列出 7 種方法,希望各地科學家自行製作病毒測試試劑盒,來自德國及香港的測試也詳列在內。

錯失測試良機

一些國家會使用他國研發出的成品,有國家則選擇自行製作,但不一定成功。最早的測試之一是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發,1 月 24 日,其設計被發佈在世衛網站上。但 2 月初卻發現,許多被測試為陰性的病例,後來才被證實為陽性

美國也碰上問題,最初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製作了自家測試。機構於 2 月 5 日宣佈將開始發送試劑盒,不久之後,有實驗室發現測試錯誤,必須要重新再造。加上美國所有測試都需要獲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授權,百多位病毒學家及其他專家在 2 月 28 日給國會的信中就指出,許多實驗室已有能力作冠狀病毒測試,但由於 FDA 的緊急授權使用機制,在疫症爆發時期限制認可測試,因此無法使用這些試劑,錯失最初的黃金機會。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生物學副教授 Maureen Ferran 直指:「本來我們能盡早進行更好的檢測,可以改變感染率。」相比之下,南韓一間公司在一星期內就獲批進行測試。

美國和英國都因測試速度慢,以及沒有為所有應接受測試的人進行檢測,而受到批評,與冰島及南韓所進行的大規模測試形成對比。紐西蘭國家衛生部指出,該國病毒測試中 1% 至 2% 呈陽性,英國的檢測則是 5% 呈陽性(但有研究指冠狀病毒或已感染英國一半人口),而美國數字則是 13% ,證明接受測試的人數有大段差距。潘認為,個別國家測試進度緩慢,有些涉及實際因素,一些則因為行政問題。

Landt 回憶指,2 月初慕尼黑仍只有很少確診感染者,他去看歌劇偶遇衛生部長時,就向部長提出:「你應告訴公眾這是一種嚴重的病症,不要告訴他們這只是中國的事情。」但德國政府遲遲沒有採取行動,例如要求國民保持人際距離等。

他說:「如果減少與其他人的接觸,該病毒將不再傳播…… 一個被感染的人將感染另一或兩個人,這就像原子彈一樣,會指數式增長。只有通過檢測,我們才能識別並隔離(受感染的)患者,防止病毒擴散到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