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敏:「運動員?浪費公帑啦!」你真的這樣認為嗎?

A+A-
圖片來源: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話說因旱地冰球班內,有小朋友的家人就香港狀況作出考量後,決定提早實行舉家移民大計,令我有感而發,寫了上一篇「體育也付了代價」。文章刊登後,我如常在社交媒體分享,於 Instagram 的限時動態(Stories)邀請大家討論,有一朋友回應:

在香港沒有體育文化或體育欣賞這回事,看不到香港體育的出路。

對於這論調我不感陌生。香港體育是否真的沒體育文化?香港體育是否真的沒出路?我再開一個限時動態,想知我 Instagram 上大部分都是體育人的情況下,大家是否認同這個說法。

結果投「認同」的佔多數,這也不算意外,反倒有趣的是,「認同」的人,不少是已經擁有傳統定義下「體育人」身份、或進入了「體育圈」的人,譬如職業運動員、體育界專業人士、運動品牌員工等;而投「不認同」的又有熱衷於運動,但未必是傳統定義下「體育人」身份的朋友。當然當中也有例外,亦要撇除「廢票」(亂入者)。

所以是說,已經躋身體育圈,甚至有身份或有收入者,反而對香港體育悲觀;圈外人則看到香港體育的希望?可以說是愈踩得深入,愈覺得沒希望嗎?

或者寫到這裡,我該說明一下,自己作為一個體育傳媒人兼業餘球員,當然也不時會反思我所在的這個圈子,亦樂於跟大家多談我的想法。今次這篇,我主要希望拋出不同人對於「香港是否有體育文化?香港體育是否有出路?」的意見,誠邀各位讀者,無論你對體育是否感興趣,一起去思考一下,多少皆可,集思廣益(亦歡迎大家在 CUP 媒體留言或到我的 Instagram 交流)。

無論香港運動員成績多好,很多香港人都覺得我們是浪費公帑。

在這個圈愈深,就愈有機會出外看到甚麼是真正體育文化。

當你看到明明是一個專業的行業卻原來是那麼業餘,感受只會難受……

出路一定沒有,原因是收入太少。除非你不用交租、供樓、養家,那就可以嘗試當運動員。

澳洲和香港分別有 2,500 萬和 800 萬人口,真想不到人家靠打板球或欖球發達,但香港運動員「搵食」那麼難。

7,500 元(政府的防疫抗疫基金「向註冊體育教練提供一次性補助金計劃」)還要只是一次性,香港這樣的環境,給我兩個 7,500 也不夠交一個月租金。政府覺得不重要的東西就是這樣。

香港有很多有心的體育人,但奈何有資源和執行政策的不是這班人。

全面改革,唯一出路。

除了這些節錄,當然也有朋友提到香港足球改革,但這又是另一可以獨立討論的範疇,在此先不提。筆者認為,事實上,要說一個地方的體育文化及出路,也有太多宏觀和微觀的因素可以斟酌。體育是政策,是管理與執行,是體制,是系統;也是教與學,是個人體驗和成長,是競技也可以是商機。體育有職業和業餘,有運動員也有運動科學家、心理學家、營養師、治療師等;甚至是家庭習慣,是風俗,是歷史,是定義社會的其中一個方法。發展一個地方的體育,從來不只是由上而下(top-down)或由下而上(bottom-up),是兩者互流,中間環環相扣。

我今次在 Instagram 和大家的互動不是甚麼正式的調查或諮詢,但正正因為這樣,也引來這麼多由衷的發表,一班體育人對香港體育那種「愛之深,責之切」可見一斑。不論這班不吝嗇己見的朋友,說的是宏觀或微觀的方面,歸納而言之,所謂體育文化,甚至出路,其實就是看那個社會有多重視體育這回事。

我有時會想,明明近年香港愈來愈多人喜歡運動,市場這塊餅大了,但怎麼跟體育相關的行業,進度還是起起伏伏。職業和嗜好層面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但也不能否認,香港即使體育人口多了,惟跟發展出穩固的體育文化,中間還是有一段很大的距離。

不是說要給體育人或追夢者冠以多特別的光環,也不是說每個人一定都要喜歡運動,而做運動的人又必須追求成為精英。最起碼,希望這個社會可以再重視體育多一點,習慣體育可以以不同形式存在多一點。運動不只是興趣或消遣,它可以衍生出各式各樣的職業。體育和運動員不是持分者需要炫耀時才想起的佈景板,同樣,場邊的你也可以成為香港體育的一道風景。如我常說,一起相信體育的力量和體育的各種可能性,好嗎?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讀社會學的多棲體育人,媒體和企劃創作人,體育節目主持兼旁述、司儀,曾主持 2020 東京奧運直播和其他不同節目及活動;軟式曲棍球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媒體、文化及創意城市),亦從事文字工作,兼任講師;相信文字,忠於創作,熱衷於遊歷。帶著「漫遊者」的目光,跟大家用不同角度認識體育,也從體育走出去探看世界。

關於曾詩敏:www.tsangsm-vien.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sangsm.v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