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Monday】舊式招牌拯救計劃

A+A-
Paco Graco 項目收集得來的招牌。 圖片來源:Rotulacionamano/Twitter

在伊比利亞半島(Iberia),每逢有商店結業,消息很快就會傳到 Alberto Nanclares 耳中。為了不讓商店招牌就此被丟棄,他會在數天內與團隊到達現場,努力將懸掛了好幾十年的招牌拆下好好保存,期望未來能成為博物館館藏。

Nanclares 參與的「Paco Graco」計劃,屬於由 50 多個項目組成的「保護伊比利亞圖像遺產網絡」(Iberian Network in Defence of Graphic Heritage archive),旨在對外推廣及維護在塑造城市形象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舊式商店招牌。保護網絡主張歷史遺產不只宮殿、大教堂和皇家珠寶,能塑造人們生活及定義人們身份的地方,也是一種遺產。Nanclares 說:「每個人都會看到這些標誌,但鮮有人會多加思考。當這些標誌被扔掉時,相關商店、客戶及擁有者的歷史會就此消失,我們對城市的記憶就此被丟棄。」

保護網絡的項目範圍非常廣闊,例如 Nanclares 的項目就希望搶救招牌,並能於未來建立一個相關博物館;也有項目為招牌分類,記錄由搪瓷到艷麗霓虹燈的百年招牌歷史,以建立半島上 25 個城鎮的生活記憶檔案。柏林及華沙致力於保護城市招牌的博物館,正是這個網絡的啟發靈感之一。

保護招牌組織正在拆卸舊電影院的招牌。 圖片來源:Patrimonio Gráfico/Twitter

西班牙平面設計師 Laura Asensio 表示,隨著小型企業結業,舖位逐漸被全球大型連鎖店取代,但此類店舖與城市本身的聯繫少得可憐。她指出,西班牙的城市已變得面目全非,「無論是身處於馬德里、巴塞隆那還是薩拉曼卡(Salamanca),人們看到的城市標誌圖案幾乎都一樣。總會有麥當勞、Zara…… 城市失去了魅力,這很可惜」。Asensio 負責的項目是「Valladolid with Character」,標記出城市中逾千個獨特標誌,像紅色霓虹燈巴士站招牌和鋼筆商店的巨型書法筆招牌等,製作成互動地圖

此外,在葡萄牙里斯本,設計師 Rita Múrias 及 Paulo Barata 早於 2014 年就開始他們的計劃,當時當地紀念品商店及法國班戟(crepe)檔攤激增,Múrias 說:「我們以設計師角度,開始尋找字體設計,然後意識到這些招牌蘊含著商店老闆的故事和人們的回憶。人們告訴我們,自己與祖母或是當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會逛這些商店,他們將地方與記憶聯繫起來。」

兩人收集到的招牌約 90% 是霓虹燈,這反映城市的根本變化。Múrias 說:「直到 80 年代,里斯本仍有很多霓虹燈招牌。」但在城市渡過接連的金融危險、中產階級化及旅遊業蓬勃發展後,許多霓虹燈招牌終被捨棄。事實上,招牌的每個部分,由字體到材料,像是燙金刻字,均由物主去決定,充滿決定當下的時代及個人特色。從不同時代的招牌,大抵也可以側面了解到大環境下的經濟民生,以及當時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