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我在台灣吃過的港式料理

A+A-

住在台灣好幾年了,最常聽到的問題除了「胖了多少公斤?」和「台妹正唔正?」之外,就是不論香港人或台灣人都愛問的:「在台灣的港式料理好吃嗎?」

而這個問題,就像意大利人看見 Pizza 上放了菠蘿會憤怒、台灣人看見日本人把珍珠加進拉麵會無言一樣,我們都知道本地菜式一旦坐過飛機,定必會慘遭毒手、魔改至面目全非。為了不自虐,來台灣的首兩年,我都大口品嚐各種台灣料理,幾乎沒有碰過任何港式料理。

但近年因疫情關係無法回港,開始想念起家鄉的味道,於是開展了尋找台灣「最像的港式料理」之旅。

(以下僅為個人對在台灣吃過的港式料理小感想,並非代表全部香港人。)

1. 腸粉

我爸爸以前是位很厲害的腸粉師傅,他的手藝好到不管調職到哪家餐廳工作,都有人慕名而來。亦因如此,我從小就吃腸粉長大,在港式點心裡也對腸粉情有獨鍾。

台灣的腸粉,雖然用料都很充足,鮮蝦腸粉包住大顆晶瑩剔透的蝦、炸兩裹上一大根新鮮熱焫的油炸鬼、叉腸亦撒上滿滿的叉燒。但腸粉最講究的,就是皮。腸粉皮一定要夠薄、夠透、夠香。皮要吹彈可破,但包起來的時候又不可弄破,這正是腸粉考驗功夫之處,也是它的靈魂所在。

可惜,在台灣吃過所有包含皮的點心,像是蝦餃、菜苗餃或腸粉等,它們的皮總是厚厚的、咬下去結結實實,很少能做到真正「皮薄餡靚」的程度。

也可能是有親情和回憶因素的加成,至今我還沒有在台灣吃過能超越兒時味道的腸粉。

2. 粥

粥是香港人喜歡的主餐之一,尤其在早上不想吃太多、但又想有熟食落肚時,來碗粥就最快靚正了。

跟腸粉一樣,港台兩地放在粥內的食材也沒甚麼大分別,像是牛肉碎、皮蛋瘦肉、窩蛋或各種魚肉等,就像車仔麵一樣愛加甚麼就加甚麼,方便美味又千變萬化,也是廣為大眾喜愛的原因。只是,在香港吃到的粥都是黏黏糊糊、綿綿滑滑的,在碗內幾乎找不到一顆完整的米;但在台灣吃到標榜「香港味道」的粥,很多都是米水分離的,雖說是「粥」,卻比較像稀飯。

雖然兩者各有特色,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口感像糊仔的香港粥。

3. 炸春卷

住在香港時的我,其實不怎麼愛吃炸春卷。一來沒有特別喜歡它的內餡、二來吃了厚厚的炸皮會長痘痘,所以每次飲茶時都會下意識的躲開它。

但來到台灣之後,我反而愛上了。台灣不愧是小吃之王,凡是炸物如雞排、排骨、QQ 球等都能弄得金黃酥脆、油而不膩,讓人看了垂涎三尺。也因此,台灣的炸春卷反而比較合我口味,每次在不同店家吃到,都能讓我回味無窮。

順帶一提,香港會直接稱呼炸春卷為「春卷」,但「春卷」在台灣南部地區是指用潤餅皮包著豆干、蝦仁、高麗菜、蘿蔔乾、花生粉等製成的小吃,各位可千萬別像我剛搬來時一樣弄錯了。

4. 燒賣

關於燒賣這個點心,即使在香港本地,光是「魚肉燒賣和豬肉燒賣哪個比較好吃」,就已經可以戰上好幾百頁了。但我相信,如果他們看見台灣的燒賣,槍口馬上會變成一致。

聽說台灣的街頭燒賣,是連台灣人自己都覺得難吃的。

先不管魚肉還是豬肉燒賣,上圖的各種「街頭變種燒賣」幾乎有一半以上都是台灣人原創的。在中秋節時,我曾經在夜市內買過一盒試試味道。平心而論,其實它們還沒有到難吃的程度,只是吃起來就是皮包著的肉,說是燒賣,不如說是沒有湯汁的小籠包。

而港式飲茶店內的豬肉燒賣則味道不差,咬下去彈牙又香口,跟香港的吃起來差別不算很大。

比較讓人無言的是,不知道台灣人是不是誤會了香港人很喜歡吃三色豆,有好幾次我居然在燒賣內吃到,而且還是青豆放得最多,讓我差點吐出來。炒飯就算了,至少遞上來時我還能看見它們,可以逐顆逐顆挑走;但混在燒賣餡內,要食客咬開才發現「中伏」,真的是罪大惡極。香港的燒賣,是絕對絕對不會混進三色豆的!

順帶一提,由於兩地的魚類來貨不同,所以台灣至今仍沒有正宗的香港魚肉燒賣,幾乎都是豬肉的。好想再吃一遍魚肉燒賣啊!

5. 蒸飯

蒸飯,在香港茶樓又名為「盅頭飯」,因為常用燉盅來蒸飯而得此名。

我很喜歡在茶樓叫上一客盅頭飯來當早餐的主食。不論是鳳爪排骨、咸蛋肉餅、北菇滑雞,配上底下的白米飯再淋上豉油來吃,不用十分鐘就能把一整天的熱量和滿足感吃下肚子了。蒸飯就是這麼純粹又簡單,只要填飽你的肚,不管甚麼纖維、營養,也沒有多餘的蔬菜來點綴,簡單又方便,也因此成為很多人心中的飲茶必點項目之一。

但來到台灣的盅頭飯,卻搖身一變成健康營養大餐。除了盅頭飯不是用盅頭來上之外,還搭配了蔬菜、煎蛋、煎魚,有些店家甚至會加上豆芽菜,生怕你吃得不夠健康。

其實,這也是港台飲食文化的一個重大差異。香港的便當只求「快」和「飽」,很多都是一塊肉加些醬汁再配上一碗飯,頂多再給你加一條菜就已經仁至義盡。但台灣的便當,就像媽媽給你準備的學校午餐一樣,除了主食和白飯外,還會有一大堆小白菜、豆芽菜、蘿蔔絲、滷蛋等等,讓你不光能吃飽,還吃得夠營養。

這讓我想到,台灣港式料理的味道差異,會不會源於他們誤以為香港人吃得很健康?

6. 燒味

燒味幾乎是所有香港人都喜愛的食物。如果說台南人的人體有一半是由糖組成,那香港人的人體就有一半是燒味組成。

小時候窮,沒錢上餐廳吃飯時,家人們總會買一盒燒味飯回家餵我吃。以往十多塊錢一盒的燒味飯,自然不會給你雞腿鵝腿這些「高級食材」,很多時候都是雞鴨頭頭尾尾的部位,每次吃都要像尋寶一樣,將連在骨上那僅餘的肉吮乾吮淨,滿足一下吃肉的癮頭。

香港的燒味,叉燒肥、鴨皮脆、雞厚實;台灣的燒味則正好相反,叉燒總是瘦瘦的、鴨皮也很濕軟,再加上我住在喜甜的南部,每次吃到的燒味都帶著一絲絲甜味。

不過,燒味本身在香港人眼中就是崇高的存在,所以即使口味不一樣,也依然是我最喜歡吃的港式食物。

這篇文,寫到好餓。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移居到台灣生活逾3年的90後女生,筆名茶里,著有繪本《我住在台灣了!》、《一個人住在台灣!》。 從初搬來時的糊塗迷惘、不知所措,到現在能住台灣養活自己,一路就這樣跌跌撞撞找出自己生存的方式。希望能透過這專欄,向大家分享住在台灣的日常生活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