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總裁:奧運獎牌榜與經濟實力掛鈎?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A+A-
中國跳水選手全紅嬋(圖右)與陳芋汐於東京奧運會女子 10 米高台決賽分別奪得金牌及銀牌。 圖片來源:路透社

東京奧運落幕,獎牌榜塵埃落定。體育不時被視為炫耀國力的「軟實力」手段,今日正好看一看究竟經濟實力與獎牌榜是否有絕對關係。

美國丹佛大學曾經就獎牌榜作出一項研究,認為國家能夠取得更多獎牌,與三大因素有關,包括人口、經濟規模及政府意欲。當中人口愈多,國家理應有更好的運動成績。但另一方面,培訓運動員並不便宜,經濟需要有一定體量,或政府及人們有多餘資金投資運動事業,才有更佳成績。

以國民生產總值(GDP)或人均 GDP 計,只要這些數值有一定增長,獎牌理應更多。但這些因素只說了故事的一半,政府意欲對不少國家而言均有重大影響。

先從金牌榜逐個數,今年金牌或獎牌數量均為第一的美國,其人口逾 3.3 億,全球排第三經濟總量全球第一,2021 年人均 GDP 達 66,144 美元,全球排第五;運動文化亦根深蒂固,與整體奧運成績相當匹配。

金牌榜排第二的中國,經濟總量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但由於人口超過 14 億,城鄉貧富懸殊,人均 GDP 為 11,713 美元,僅為美國的 5 分之 1。

在經濟實力上,中國未必能夠讓國民在努力讀書、工作,將來為生活餬口的大背景下,從民間培養專業運動員,因此催谷獎牌的責任落在政府手上,亦即是所謂舉國體制,由全國遴選運動員為國增光。

我們可以從個人行為及背景,對比中美奧運較勁中的一些微妙分別。美國明星體操選手 Simone Biles 以心理健康為由選擇退賽,據 Axios/Momentive Olympics 調查顯示,近 62% 美國人支持她的決定,顯示個人意願較國家光榮來得更重要。

美國體操選手 Simone Biles 以心理健康為由,接連退出多項賽事,逾 6 成美國人支持其退賽決定。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國著名跨欄選手劉翔雖然在 2004 年雅典奧運 100 米跨欄奪金,但之後兩屆因傷無功而還,遭中國人民唾罵辱國至今,正正是美國人的反面。

另一例子是,2020 東京奧運 14 歲跳水選手全紅嬋取得佳績,但其為母親醫病而將人生大部分時間與跳水掛鉤的背景更讓人注目,令人不禁嘆息的是,若果未能取得佳績,她的家庭將會出現甚麼變化?運動或許只是 Biles 人生的其中一部分,卻是全紅嬋的所有。

金牌榜排名第三至第十的國家,除了同樣是以舉國體制訓練運動員的俄羅斯(人均 GDP 僅 10,793 美元)外,其他在人均 GDP 上都有一定經濟實力,人口亦有相應規模,即使是經濟實力較弱的意大利都有 35,062 美元。

這裡有必要談一談印度。在釐定奧運奪取獎牌實力的三大因素中,印度人口約有 14 億人,與中國相若,在爭奪獎牌上理應佔優;印度人均 GDP 僅 2,031 美元,惟其 GDP 總量為全球第六,政府應有一定財政實力支援,但現實是印度今屆奧運僅得 1 金 2 銀 4 銅,稍勝只有約 750 萬人口的香港(1 金 2 銀 3 銅),成績似乎與國家層面投放及運動成績榮辱感息息相關。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半隻腳踩咗入金融,鍾意喺香港最貴摩天大廈天台點評經濟、金融、時事,有高高在上嘅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