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公眾開放大學校園,為何是世界潮流?

A+A-
公眾人士無需登記,便可自由進入墨爾本大學校園內的農墟市集。

如今香港的大學校園都嚴格管制人流,接連有大學規定師生出入使用入閘機,昔日開放作風不再。環顧全球,很多大學反而傾向開放校園,把大學設施融入城市之中,模糊校園與城市分界,鼓勵師生與公民社會互動,背後關乎大學使命的根本。

大學作為歐洲的文化產物,校園通常與雜亂無章的城市分隔開來,即使戰後大學教育普及,但新校園規劃依然與城市區隔,每每置於郊區。現任跨國建築規劃公司 ARUP 高級項目經理 Bree Trevena指出,在全球市場放鬆管制的時代,大學既要吸納最優秀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又要與不同產業合作、建立社會夥伴關係、爭取研究資助、積極參與政策制定,需要變得更加包容。

這個趨勢下,開放校園其實可為大學創造優勢。國際上著名的例子,有 2016 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法律學院新校舍 Beus Center for Law and Society,地點位於鳳凰城司法和政府中樞旁邊,新校舍口號為「法律與社會相遇的地方」(Where Law Meets Society),配合法律學院的社會使命,好讓公民認識自身權利,以及法律的社會角色。

不過,即使校園名義上向公眾開放,卻不代表公眾會把校園視作公共空間。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論文便提醒,由於校園空間介乎私人與公共性質,公眾通常望而卻步,令校園變成「隱蔽公共空間」(Hidden Public Spaces)。

為此,ASU 法律學院在空間規劃和公眾活動著手,模糊城市和校園的分界,以歡迎市民進入校園。小部分空間直接租予中小型社會企業,譬如為市民平反冤案的組織 Arizona Justice Project;校方亦鼓勵法律系學生參與社區活動,以致多達 90% 以上學生有參加公益和公共服務,部分人就是與 Arizona Justice Project 合作。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法律學院校舍的會議廳及空中庭院,開放予團體申請舉行活動。 圖片來源:Beus Center for Law and Society

類似例子在歐美各地愈見普及,如澳洲柏斯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法學院校舍,數年前遷往司法部門與律師行林立的司法區(Legal District),方便學生與法律界交流。2017 年墨爾本大學、皇家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與墨爾本市政府合作,在校園位處的市中心北部發展「墨爾本創新區」(Melbourne Innovation Districts),吸引更多初創企業和社會企業進駐,以形成支撐知識型經濟的有機社區。

有時校園不僅可以舉辦公眾講座,把知識下放社區,甚至可舉行夏日派對和冬季足球比賽,或出租空間予農貿市場和社區小店;城市規劃意念亦愈益應用到校園,不同地方的新學生宿舍設計類似合租房屋(Share house)、精品旅館或豪華公寓,以致城市與校園空間互相滲透。

前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Thomas Kvan 便從建築角度分析,過去校園設計好像堡壘,有大幅空白的外牆,予公眾重門深鎖的印象,訪客可參觀的地方不時隱藏在高牆後,譬如演講廳,與公共建築的意圖明顯不同。他建議校方可從改善路標指示著手,令公眾不至於在校園迷失方向。

只是,如今香港大專院校都把心思放在別處,與歐美大學的潮流脫軌,以維持秩序和師生安全為理由,似乎正愈益趨近中國大學封閉校園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