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COP26 前夕 港府應對氣候仍欠誠意

A+A-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1 年第四季了,香港的氣候政策仍頹得只剩下一句「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幾乎見不到任何具體政策。難道要像廢物徵費,經過 16 年的討論,才能踏出一小步?不然就像電子道路收費,討論近 40 年仍杳然無蹤。在席捲而至的氣候災難面前,港府要與時間競賽,已沒有 hea 的空間。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曾於今年 4 月向媒體透露「將於今年第三季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但現在已踏入第四季,環境局仍遲遲未發佈有關該份報告,單單一系列細節,足以見到香港對環保的誠意有多差勁。

被問到如何「推動實現碳中和」,黃錦星在 9 月底的最新回應也駭人聽聞,所提到四種手段竟然是「公眾教育鼓勵市民低碳生活」、「政府部門制定減碳目標、時間表及路線圖」、「盡快落實發行綠色零售債券」和「研究及打造更多綠色項目」。這裡不得不佩服局長的「勇氣」,明知前三項措施也無助香港顯著降低碳排放,竟然還有勇氣開口。

事實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最近發表的「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中,指出全球升溫比第五次報告所預計的上升得更急,極可能在 2040 年前跨越 1.5℃ 的升溫警戒線,已發出紅色警戒

而香港作為全球主要城市、金融中心和 C40 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的指導委員會成員,政府應把香港的碳排放「清零」目標定得更積極,致力實現 C40 的零排放承諾。就此,「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香港青年代表」也發起聯署,促請政府採取更積極的氣候行動。

現時已有超過 2,028 個司法管轄區和地方政府宣佈氣候緊急狀態,香港政府應作出仿效,並在面對氣候緊急情況時,發揮積極的領導角色,如考慮成立氣候緊急情況委員會,加強政府於氣候變化政策方面的協調,以確保香港為緩解和適應氣候緊急情況做好充分準備,定立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以及作出定期的策略更新。

早有研究發現,若不應對氣候危機,香港沿岸地區將被淹沒。要避免如末世電影般的情節發生,香港甚至應該把目標推前,在 2040 年前或更早實現淨零,以配合全球將升溫限制在 1.5°C 的努力。香港政府也應定立過渡性、短期和中期目標,優先制定未來十年的行動,以實現香港於 2030 年全球必須減少 50% 二氧化碳的配額。

最後,在動筆之際,香港政府仍未發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但觀乎「消息人士」近日向媒體放風的套路,似乎特首林鄭月娥在這屆任期的最後一份報告,最關心的仍然是土地相關的政策,對於內地和西方社會近年極其重視的「環保議題」沒有大驚喜。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