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宇宙為何大行其道?

A+A-
ViuTV 電視劇「940920」宣傳照。

最近香港電視劇「940920」的多元宇宙劇情,引起不少網民議論。事實上,多元宇宙概念在近年的電影愈加流行,特別是荷里活的超級英雄電影,不同時空的相同角色與故事線交錯,造就出複雜的燒腦劇情,究竟這股潮流是因何而起?

長久以來,人類就善於幻想在現世以外,存在著另一個世界,不論是天堂、地獄還是希臘神祇居住的奧林匹斯山,但這些概念都有別於多元宇宙 —— 即我們身處的宇宙以外,存在另一個相似的平行時空,甚至有另一個自己。

與外星人對戰的「香港騎士」

1934 年美國著名科幻小說雜誌 Astounding Stories 刊登的短篇作品 Sidewise in Time,由小說家 Murray Leinster 撰寫,被公認為史上首部構思平行時空的作品之一。但更多作家的靈感來源,可能源於 1957 年量子物理學家 Hugh Everett 博士論文提出的「多世界詮釋」(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此主張被當時的科學界排擠,使其放棄學術生涯,但意念卻輾轉刊登於 1976 年科幻小說雜誌 Analog,受到科幻小說作家與讀者追捧。

起初,多元宇宙只見於小眾的科幻作品,其中電影或漫畫更流行以「次元」(dimension)概念作解釋包裝。例子之一是 1984 年的美國科幻 Cult 片「反暴戰士盟」(The Adventures of Buckaroo Banzai Across the 8th Dimension),故事講述日美混血主角 Dr. Buckaroo Banzai 與所屬樂隊「香港騎士」(The Hong Kong Cavaliers),力圖阻止來自第 8 度空間的外星人返回母星。

1990 年代,科學期刊愈來愈樂於探討多元宇宙假說,為作家提供更多創作基礎。宇宙學家 George Ellis 在學術期刊 Scientific American 回顧指出:「許多科學家開始宣稱,我們視野以外還有數百萬個宇宙,每個都存在自己的物理定律,可統稱為多元宇宙。」物理學家 Max Tegmark 還推論,多元宇宙可劃分為 4 個層次,每種宇宙都與我們世界迥然不同。

此後,多元宇宙開始在主流影視作品流行起來,如 2001 年李連杰主演的動作片「最後一強」(The One)、2009 年的「星空奇遇記」(Star Trek)、2016 年日本動畫家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等,但真正讓這個物理學假說大行其道者,必然是 Marvel 系列電影,以此重構旗下經典漫畫角色與故事。

無限擴張的 Marvel 電影宇宙

起初,Marvel 的成功之道,在於是把旗下不同漫畫角色,匯聚到一個共同宇宙(shared universe),通過將各種經典漫畫角色與故事置於相同時空,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戲劇效果。經營 10 多年的「Marvel 電影宇宙」(MCU),以 2019 年「復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達到巔峰,票房收入累計超過 27 億美元。其他品牌都嘗試複製這套共同宇宙公式,較引起國際注意者是競爭對手的「DC 擴展宇宙」(DCEU)。

不過,種種跡象顯示,隨著共同宇宙的市場吸引力減弱,編劇開始利用多元宇宙,為經典角色與故事開創更多可能。2021 年 Marvel 電影「蜘蛛俠:不戰無歸」(Spider-Man: No Way Home)就是以多元宇宙概念作串連,使三代電影版蜘蛛俠與奸角聚首,滿足歷代蜘蛛俠擁躉胃口,意外創下 18 億美元票房紀錄。今年上映的「奇異博士 2:失控多元宇宙」(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更是開宗明義以多元宇宙為賣點,從預告可見另一時空中、不同性格設定的奇異博士。

競爭對手 DC 不甘示弱,將開創 DC 多元宇宙,讓故事衍生其他產品,創造更多跨界和續集可能。DC Films 總裁 Walter Hamada 曾受訪聲言,相信觀眾足夠成熟明白多元宇宙,「只要我們拍出好電影,他們便會接受」。最近 DC 就開創 3 個不同版本的蝙蝠俠,由 3 位不同演員演繹,明年公映的「閃電俠」(The Flash)同樣以多元宇宙推進劇情。

不管你是不是 Marvel 或 DC 迷,超級英雄電影的白熱化競爭,已使多元宇宙概念植入全球流行文化,由小眾科幻迷掛在嘴邊的抽象觀念,成為主流觀眾所明白、編劇又樂於運用的意念,為主流電影或電視劇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