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戰前經濟史:土木工程篇(一)

A+A-
圖片來源:George Rinhart/Corbis via Getty Images

香港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股災、移民潮、清零政策、環球政局動盪…… 昔日「東方之珠」、「亞洲四小龍」的風采或者難以復再,但無論你我身處何方,也可以牢記香港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並將故事傳承下去。這次回顧就香港二戰前的經濟史,不少人知道香港是東亞重要的轉口港,其實轉口港不單是搬貨運貨,背後還有一個個重要的土木工程項目。

旅港 57 年、曾參與啟德機場等重大項目的已故工程師 Colin Michael Guilford 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研究文章,細訴香港土木工程史。1841 年,英方公佈「穿鼻條約」後,英國皇家海軍炮艦硫磺號(HMS Sulphur)船長卑路乍(Captain Belcher)圍繞港島及周邊水域進行海道測量,了解水深程度和海岸線長度。英國後來加以利用香港得天獨厚的自然深水港,發展成遠東貿易港口,到 19、20 世紀交界,中國 40% 的外貿都經過香港。

避風塘和船塢

為了支援港口運作,港英政府展開了大量工程項目。香港經常受到颱風吹襲,令大量船隻被摧毀。1841 年,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從澳門返回香港期間,乘坐的帆船都因為颱風受損了。為了保護帆船、舢板等細小船隻,政府建造了很多避風塘,並在外圍加設以石塊堆塞的防波堤,最出名的是 1883 年落成的銅鑼灣避風塘和 1915 年的油麻地避風塘。1885 年,港英政府在尖沙咀為水警建造了一個小港口。1905 年,金鐘海軍船塢也加設了蓄潮池和小港口,以保護軍艦。

除了避風塘,一個世界級港口亦需要船塢。1857 年英法聯軍之役期間,廣州黃埔造船廠的柯拜船塢(Couper Dock)被毀。因此,英國人在香港建造自己的船塢,位於香港仔的那蒙船塢(Lamont Dock)在 1860 年落成,可以容納長 110 米、配置 50 支船炮的蒸氣巡防艦。後來英法聯軍之役結束,柯拜船塢重新運作,但始終未能容納戰船。在香港的英國商人於是再於那蒙船塢附近,加建一個 125 米長、水面 30 米闊(水底 15 米)、可容納 6,000 噸船隻的合普船塢(Hope Dock)。

與此同時,英國人也建造更多船塢來容納商用船。有名的當數 1860 年代落成的黃埔船塢(Whampoa Dock),為 100 米長的旱塢。到了 1876 年,黃埔公司又在大角咀興建 140 米長的大同船塢(Cosmopolitan Dock);1888 年再增建紅磡軍塢(Admiralty Dock),總長 168 米,而且 1903、1911、1931 年均再度擴充。香港規模最大的是鰂魚涌太古船塢(Taikoo Dockyard),在 1907 年建成,長 238 米,入口闊 27 米,可以容納當時世上最大型的船隻,員工數一度逾 5,000 人。

碼頭、渡頭和突堤

當然,一個世界級的港口也需要碼頭。在 1843 年時,香港只在上環和東角設有小碼頭和突堤。開埠後,香港最早期的碼頭有畢打碼頭(Pedder’s Wharf),初時只以木頭簡單搭建而成,後來因為填海而搬遷重建,到後期被卜公碼頭(Blake Pier)取代。1920 年代,中環區的三大碼頭,皇后碼頭、天星碼頭和卜公碼頭已經全面運作。據說在 1930 年,香港島依然有大約 30 個碼頭、渡頭和突堤,讓人和貨物可以快速進入港口。

九龍方面,到 1887 年,有三個長度界乎 110 米到 145 米的主要突堤,位於半島的西南端。而九龍西的船塢區域亦有 12 公里長的水路系統,連接碼頭和貨倉。1904 年,荔枝角增建了泊船位,連接附近的油庫;據說在不久之後,界限街的盡頭也加設一個 36 米長、2 米闊的渡頭。不過,1906 年丙午風災奪去 1 萬人的性命(佔當時總人口超過 2%),亦摧毀主要碼頭,因而需要大規模重建。到 1925 年,九龍大約有 18 個深水泊船位。

在此之後,九龍西曾經出現多個往來港島的碼頭,例如佐敦道碼頭、旺角碼頭、大角咀碼頭、深水埗碼頭和美孚碼頭,但因為多次填海,以及海上渡輪服務式微而一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