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品性怎樣移?

A+A-
圖片來源:SariMe/Shutterstock

美國人每年花費在探討自我提升的書籍、教材和研討會等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2014 年一項研究發現,多數受訪者想變得更外向、隨和、情緒穩定,並對新體驗持開放態度;97% 的人希望自己處事更認真。這些欲望反映了社會心理學家 Roy Baumeister 提出:人們對生活中如交友、愛好和性生活等各方面的不滿,皆可能驅使他們重整個人價值觀和行為取向。問題是,個人性格是否真能改變

雖說江山易改,品性難移,但原來這可能是出於人們對所謂「個性」的某種迷思。社會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因領導史丹福棉花糖實驗而聞名,其 1968 年備受爭議的著作「人格與評估」提出,一個人在特定時刻的行為,更大程度取決於他們的處境,而並非某些貫徹不變的個性特質。

1979 年,心理學家 Seymour Epstein 進行了 4 項研究,觀察人們分別在衝動、喜悅、習慣養成和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衍生的不同行為,並證實了 Mischel 的觀點:要理解某人在任何特定時刻的行為,只需考慮他們所面對的處境,不關乎其他因素。但他補充,當比較人們在 2 週內的行為時,個人的性格特質,仍可從他們於期間多種行為的平均值中歸納出來。

那麼,除了因工作、人際關係或社會身份等處境轉換,而驅使人們的個性行為有所變更,究竟人們又可否單憑個人意志或願望,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性格?密芝根州立大學和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員 Nathan Hudson 和 Chris Fraley,分別對其本科生進行研究,讓他們在為期 16 週的學期開始時,為改變個性訂立目標,然後每週進行性格測試,衡量改善進度。

研究員隨機分配一半參與者為實驗組,協助他們達成目標,包括要求他們就想改變的特徵,計劃具體行動,例如想變得更外向,可致電友人,請對方共進午餐;或如當感到壓力,便找家人傾訴;並建議參與者避免設定像「我想變得更自律」這類空泛的目標,而難以引起持久改變。

在整個學期中,這些制定了具體目標兼改變方案的學生,在變得更外向、更有責任心和情緒穩定方面的表現,每個月皆有所提升,而且相比只訂立目標的對照組參與者,變化更顯著。但研究顯示,希望自己隨和的人,並未因而令自己更受歡迎。

變化亦非一朝一夕,而是在整個學期中逐漸發生。多倫多大學的 Janet Polivy 和 Peter Herman 指出,許多人未能實現個人成長目標,正是由於「虛假希望綜合症」現象:他們一開始便訂立幾近不可能的任務,最初雖有改進,卻因為不設實際的目標和期望而終告失敗;然後他們會以其他理由如「自己不夠努力」而重新調整,寄望下次成功,結果卻不斷循環。如此看來,改變性格並非不可能,但首要是對任何吹捧即時見效的自我提升方案持審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