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生活的 Elisa Malinverni,會說意大利語和瑞士德語,在家裡跟孩子幾乎只說意大利語,孩子們總以德語回答。對她來說,每種語言各有功能:意大利語既洋溢著熱情奔放的氣息,同時也代表她嚴肅的母親,所以每當要督促孩子時,她會刻意換上瑞士德語,因為說意大利語時,她總是更嚴厲一些。
倫敦伯貝克大學應用語言學教授 Jean-Marc Dewaele 成長於比利時,切身感受到類似情況:「我幾乎都用法語來閱讀和寫詩,在家裡卻大多說荷蘭語。換上學者身份時,我就是英國人 —— 無論在措辭、態度或習慣上。」他曾對 1,500 名多語言人士進行研究,80% 的人表示其行為會因語言而異,他認為這跟語言引起的「情感共鳴」效應有關。
巴塞隆拿龐培法布拉大學於 2014 年發表研究,印證了情感共鳴的影響。該研究引用了道德心理學中著名的「火車難題」思想實驗:假設有 5 個人被綁在路軌上,將被一列沒有煞車掣的火車輾過;同時橋上站著一個壯健的男人,唯一可阻止列車的方法,就是把他推下橋以阻擋列車,「你會這樣做嗎?」
研究發現以不同的語言提問,受訪者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當使用他們的母語時,80% 的人表示不會將男子推下橋;使用其第二語言(英語)時,表示會這樣做的人增加了 3 倍,並聲稱是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考慮而作出決定。該研究因此提出,第二語言相比母語,會令人產生較大的心理距離,同時較著重衡量效益。
Dewaele 補充,參與者對第一語言的反應更傾向情緒主導,而對第二語言則顯得更為理性。根據學習語言時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情感影響。人們通常在家庭環境中學習母語,期間會連繫各種情緒。但在課堂上學習語言時,則較難透過語言進入情感世界。換言之,第一語言會引起更大的情感共鳴,而第二種語言則相對較小。
會說多種語言的人,可多嘗試透過切換語言來應付不同需要。例如處理財務問題時,運用第二語言來思考,或有助理性判斷。Dewaele 認為,語言轉換也適用於心理治療,患者嘗試用第二語言來描述創傷,過程或許較易,也較能保持客觀理性;到了稍後階段,即使治療師不懂其母語,也可用第一語言來表達情緒。
運用具情感共鳴的語言,就如演奏樂器般能讓其他人產生共鳴。「我認為透過不同語言,來體驗不同的自己,是一件美妙的事。」Malinverni 總結說:「每個人都有不同面向,而且幾乎都有專屬該面向的一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