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頭戀+10」,倪匡看「自己」

A+A-
2006 年,倪匡出席香港書展。 圖片來源:Martin Chan/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作家倪匡逝世,日前遺體已火化,不設儀式不發訃聞。長存讀者心中的倪匡,或許是言談幽默、哈哈大笑的他,但他曾表示:「性格就如靈魂一樣虛無縹緲,解剖一個人,解剖得怎樣仔細也找不到性格出來。」「衛斯理」系列一再強調,人性複雜難以估計,甚至成為外星人的研究觀察對象。人性其中一個複雜之處,在於「自己」是甚麼。其小說集「人頭戀+10」裡,10 個以『自己』為主題的短篇,或者可以一窺倪匡對「自己」的理解。

「人頭戀+10」以中篇「人頭戀」,加上 10 個短篇結集而成。出版方以「硬科幻」作介紹,倪匡則在自序表示:「本來也冠以『科學幻想小說』之名,但後來,改為『幻想小說』,其實,其中有些,甚至連幻想小說也不是,現實之極,只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人生而已。」如首篇「刺殺」,設定極科幻:宇宙體育運動決賽中地球人與天琴星的對決、外形與地球人無疑,只是頭髮透明的天琴星人、通過立體傳播將地球上的賽事實時於天琴星重現等。如此強調地球人與天琴星人相似,只為鋪排接下來「自己」的另一面。

「刺殺」裡的「他」順應「她」的願望一同到場,手拖手到本壘後面的理想位置觀賽,濃情蜜意躍然紙上。然而天琴星王牌投手卻一而再再而三刻意向「她」投球,最後擊中,「他」怒極衝進賽場,用為「她」切水果的刀刺進投手後心;揭開投手頭盔卻發現,投手就是自己。按理兩人極為恩愛,另一個自己又怎會用球傷害她?

究竟是天琴星的自己要刺殺「她」,抑或「他」背刺了天琴星的自己?除了「刺殺」,書中部分短篇都探討兩個截然不同,卻都是自己的自己。例如「弔客」親友眼中樂天、佻皮、散發快樂給別人的死者,卻在殯儀館迎來一個仿如孿生兄弟的弔客,質問其他人「你怎麼知道他活得開心」、高呼「他早就該死了」。

甚至在「衛斯理」系列的「連鎖」,也曾出現另一個個性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自己」。衛斯理表示:「我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孤寂、憂傷、軟弱、無依、空虛的那一面,和人家看到我的一面,完全不同!」這些令人難以聯想起他的性格,卻馬上獲衛斯理本人承認「看到了自己」,又在續集「願望猴神」中提出:「每一個人,在性格上,都是雙重的,副本的性格,正是本人性格上平時隱藏不表露的一面,是本人的潛意識的擴大。」

平時不表露的一面,或者是因為齷齪不堪、不適合表露人前,才需要隱藏。然而,這個努力隱藏的自己,也可能一直控訴著表面那個自己的不堪。例如另一短篇「強姦」,一個身型高大的男子,哭訴一直自己強姦自己:「沒有一句話是我要說的,可是非說不可,沒有一件事是我願意做的,可是非做不可,就是我,一直在強逼我。」

相比自己最討厭自己、自己強姦自己,衛斯理系列的「背叛」,卻講出找到自己、釋放自己的故事。「背叛」裡的方鐵生,背叛了待自己親如兄弟的甘鐵生,導致全軍覆沒。但衛斯理認為根本沒有背叛這回事,因為:「背叛的是一個假的自我,得回的是真正的自我。」倪匡曾經分享,在 16 到 23 歲逃走的六年間,看盡人委屈卑微的一面;23 歲的倪匡最終逃到香港,告別了那個強姦自己的自己,釋放了始終崇尚自由、嚮往個體思想體系的自己。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