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俊:在「劏房」煮團年飯

A+A-
香港的一個劏房單位;攝於 2017 年。 圖片來源:Anthony Kwa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一直推崇上幾代的媽媽級人物,那年頭即使家境不富裕,家中廚房細細,每到年尾,她們一樣可煮出 10 人分量的團年飯。由備貨開始,每個步驟細心處理,泡花膠浸冬菇,弄好瑤柱蠔豉髮菜,在街市挑肥雞和豬腩肉,處理生猛活海鮮。她們又炒又炸又蒸又煮,三頭六臂在一個小廚房內做出髮菜好市、白切雞、炆腩肉、乾燒蝦、老火湯、花膠鴨腳,還有時間準備過年時吃的蘿蔔糕、炸油角和煎堆。

當年廚房設備簡單,沒有慢煮神器、食物處理器,一般家庭只是兩個煤氣爐頭,一隻鑊一個煲,奇怪她們怎可弄出如此豐盛的一桌飯菜?大概是熟能生巧,天天煮日日訓練,由挑選食材到技巧控制,都通過日常生活迫練成招,治大國如烹小鮮,這些家庭主婦的烹飪技術和廚房管理手法,應當獲得尊重。

現在不少新樓盤,廚房都設成開放空間;攝於 2019 年。 圖片來源:Anthony Kwa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然後我想起近年香港新樓盤的廚房,認真難為了巧婦,眾所周知,新推出的樓盤,地產商為減省空間,往往在廚房開刀,「劏」成小小的開放式廚房,於是 200 尺的居住空間,可有工作平台,卻容不下一個完整的廚房。這種廚房就在大廳中間,不能炒不能炸,除非你想整個客廳都是油煙味,洗手盤設計亦不好用,你洗一斤清菜,大概會淺出一地水花。

我試過很認真問地產經紀,這種廚房真可煮食嗎?他們一般會答:「現代人哪會煮飯?都喜歡出街吃,或者叫外賣。他們追求生活態度嘛,沖杯咖啡幾識享受呀!」這當然是偷換概念的鬼話,未能好好煮食,談何生活態度!

過去住公屋,300 尺空間住一家四口,卻仍有一個四壁圍起的完整廚房,有完善的爐頭,良好的抽氣系統,足夠放大砧板的工作檯,媽媽和姐姐在內煎炒煮炸,做出一頓團年飯。如今即使樓盤名字改得多美好,樓下會所雕欄玉砌,我們還是貧窮得要吃外賣,談不上甚麼品味。看新聞,有劏房戶因居住環境太細,每天在廁所內煮飯,再把飯菜拿到床上吃,社會在這數十年到底有沒有進步過?一個家居廚房大概可說明一切。

有學者說,人類從火中學習到烹煮,自從懂得煮食後,我們的先祖在消化系統和牙齒的進化上都有所改變,壽命長了,也毋須再為打獵而煩惱,人類才有餘暇創作文學、詩歌、藝術,再發展出一套文明。「人類是唯一會烹飪的動物」,這句老話,放在今日,或者將來,未必適用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字字研究所出版社和書店創辦人。曾編寫《本土情味 —— 香港百年飲食口述歷史》、《香港經典小食》等書籍。不專心飲食者,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大部分時間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