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說欣賞努力,實際喜好天賦?

A+A-
圖片來源:Halfpoint/Shutterstock

「沒有後天努力,再多天賦也沒有意義」、「成功需苦幹」,類似的說話或許已經聽到麻木。強調努力之重要,或能為成功人士博得謙虛貼地的名聲,但過分強調,反而可能令不少事業範疇出現「天分偏誤」(naturalness bias)—— 與其他須通過努力而成功的人相比,人們更敬重有天賦的人。

雖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努力的人未必有公平待遇。倫敦大學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蔡佳蓉早年在哈佛大學發表的研究,就觀察人們對音樂天賦的看法,其中一個實驗邀請了專業音樂家來評估天賦者與毅力者的同等音樂成就。他們會聽兩段不同部分各 20 秒的斯特拉溫斯基「彼得魯什卡的三個樂章」(Trois Mouvements de Petrouchk)鋼琴表演錄音,均出自美籍台灣鋼琴家陳毓襄之手,但就被引導相信片段分別來自不同鋼琴家。

口號很漂亮,心底很誠實

音樂家們會收到兩份介紹,一份強調表演者的天賦,另一份強調表演者通過努力發展藝術。之後他們需要評估表演者的能力、未來成功的機會,以及對方作為專業音樂家的職業能力。理論上,兩段彈奏皆出自陳毓襄之手,評價應該相同,但蔡發現介紹資訊明顯影響了音樂家們的判斷。讀過強調表演者的天賦的摘要後,他們會給予演奏更高評分,相反,提及表演者不懈於日常練習的摘要,相關演奏評分較低。

另一矛盾之處是,音樂家們皆表明努力練習比天生的音樂天賦更重要;評分卻相反。根據以上結果,蔡認為天分偏誤可能是大腦無意識運作的結果,「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不一致」。為瞭解天分偏誤會否也在音樂以外的領域發生,蔡於 2015 年設計了另一個類似實驗,檢視人們對創業成功的態度。參與者要審視一名嶄露頭角的企業家履歷,以及其商業計劃的 1 分鐘錄音演講。其中一半人收到的履歷簡介強調該企業家努力奮鬥,另一半人觀看的履歷則描繪了一名具天賦的人;除此之外,其他信息並無二致。

結果平均而言,參與者更加敬佩天賦者的成就,對他們的商業計劃評價更高,足見專業知識無助減少偏誤;且天分偏誤在有更多創業經驗,例如曾做過創辦人或投資者的人中更為強烈。偏誤除了有失察之虞,也有可能帶來巨大風險。當研究參與者比較不同候選人時,他們會因為相信該企業家憑天賦達到目前成就,更願意投資於智力測試分數較差、擔任領導層年資較少,且積累資本少過 31,000 美元的企業家。

認清本能,選擇時多想一層

蔡去年底與香港科技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的研究更發現,天分偏誤從小已出現。即使是年僅 5 歲的孩子,當獲告知一個人十分容易就交到朋友,另一個人努力培養社交技巧,孩子們會本能上更喜歡天生受歡迎的人。蔡認為:「天分偏誤在各個領域、年齡和文化都非常普遍。」倫敦商學院組織科學副教授 Aneeta Rattan 讚賞蔡的研究,顛覆了現有大多著眼於自身想法的心態研究,以及如何影響自身對不同情況的反應及結果。例如領導者或在口頭上支持成長心態,但仍會出於無意識而偏愛看起來有天賦的人。

儘管如此,強調成功源自天賦並非無往不利,或會顯得傲慢。另有研究指出,雖然人們可能更喜歡天才,以從事需要單人且有天分才能發揮的工作,但人們也更喜歡找努力的人,從事需要共事的部分。而多數現代職業都需要一定程度合作,若太強調與生俱來的天分,反顯得像孤星一樣難以合作。故最好的解決方法,或者是承認天賦與努力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描述自己時,毋須只側重某一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