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人遇上不幸感到高興,雖然陰暗卻也現實,畢竟「別人的不幸嘗起來像蜜」。幸災樂禍有自身原因,但也有時代環境影響。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就從不同學者意見,歸納出頻頻觸發這種情緒的不同因素。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古典學教授 Silvia Montiglio,曾研究荷馬史詩中幸災樂禍的元素。她認為:「幸災樂禍總是存在,但會隨著人的相關體驗盛行與否,而有增強或減弱的趨勢。」她指這種情緒,往往植根於不公、道德優越感、嫉妒心,認為某人應得如此遭遇。其中一種常見情景,是見到自己嫉妒的同事被上司斥責時不禁竊笑。早前泰坦號潛水艇失蹤、內裡的富裕乘客們遇難,網上亦有大量迷因(meme)和嘲笑評論。Montiglio 表示:「階級結構一向是幸災樂禍的滋生地。」研究表明,窮人對富人的上層比較(upward comparison),通常都會引致相關情緒。
社會地位相同的人之間,也會頻頻幸災樂禍。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 Peter Turchin 指,當社會有太多超級富豪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卻沒有足夠的精英職位來滿足這些人的志向,便有所謂「精英產出過剩」(elite overproduction)。Turchin 在「大西洋」(The Atlantic)月刊的文章以美國為例,指現時精英之間的競爭絕不溫和,出現極少數勝利者和大量心懷怨恨的失敗者。Montiglio 也同意,現時高級職位就業市場的競爭比以往激烈得多,幸災樂禍也更加普遍。她觀察到,公司內部當有同事未獲考慮晉升時,其他人會竊喜,因為這意味著自己的機會有所提高。
疫情也是因素之一。不管某人支持或反對接種疫苗,似乎都能成為幸災樂禍的理由。來自美國加州的 Julia Garcia 指,當她知道表弟染疫時曾經幸災樂禍,因為表弟聲稱媒體誇大病毒威脅,又取笑其他接種疫苗的家庭成員。「他在 Facebook 說的話太自大了,覺得自己不需要疫苗,所以終於到他生病時,我有點高興。直至他病情嚴重到要去醫院,我才為曾經的高興感到尷尬。」而已接種疫苗並戴上口罩的人,也會遭其他人譏諷。Montiglio 形容:「這場大流行引發了一場道德優越、吹牛的完美風暴。」
說到塑造幸災樂禍的黃金時代,社交媒體必有一席。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研究幸災樂禍的 Colin Leach 指,如果幸災樂禍的對象是自己不喜歡的人,箇中快樂更加強烈,而社交媒體往往助長這種感受。而社交媒體是人與人經常比較、嫉妒氾濫的地方,Montiglio 解釋:「嫉妒幾乎比其他所有情緒更助長幸災樂禍」。亦有研究反映,社交媒體正正是許多人見證別人不幸的源頭,例如名人被「取消文化」抵制、鄰居正在離婚等。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嫉妒是人之常情,但沉迷於這種惡意的愉悅卻殘忍又毒辣,沒有甚麼更能表明一個人心腸徹極壞的了。」這或許有點陳義過高,而若將不幸或痛苦視為某人做壞事應得的報應,人往往覺得自己有資格幸災樂禍。Leach 建議,心生幸災樂禍之感時,不妨自問是否覺得經歷不幸的人,真的罪有應得。「當我們覺得有人遭遇不幸是公平時,我們應該確認一下,自己並不是單純看到他人不幸而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