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走穆迪:金磚集團自設評級機構,可行嗎?

A+A-
今年 8 月 24 日,金磚集團峰會閉幕禮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其他金磚國家元首合照,其中包括新加入成員國沙特阿拉伯與伊朗代表。 圖片來源:Per-Anders Pettersson/Getty Images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前日把中國和香港的評級展望一併調低至「負面」,指控「港區國安法」削弱自治;港府則強調香港由亂及治,是重建國際信心。在「東升西降」的今日,來自美國的穆迪評級為何仍然佔主導地位?金磚集團多年前已展現「制度自信」,揚言自設評級機構抗衡之。

三大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S&P)和惠譽(Fitch),前兩者總部設於美國,後者設於英國,對發展中國家降級早有先例。金磚五國近年只有中國保持較高評級,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同樣面對降級命運,甚至有「金磚變瓦礫」的說法。如今穆迪對中國的展望也定為負面,似乎為降級響起警號。有批評認為,這種評級對發展中國家不公,只為迎合西方政治利益。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15 年,金磚五國就嘗試聯合起來,提出聯合設立評級機構的構想,2016 年金磚峰會發表「果阿宣言」進一步確立主張。時任南非總統祖馬(Jacob Zuma)揚言,金磚國家應當有能力自我評級,甚至可能對其他國家進行評級,以帶來更持平的評級觀點。此後,久不久就有人重提金磚自設評級之可能,但計劃始終未見落實階段。究竟金磚國家聯合起來,是否真的有望動搖甚至取代三大評級機構?

中國早有自設評級機構的嘗試

研究信貸評級的南非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博士後研究員 Misheck Mutize 與高級講師 Sean Gossel 撰文分析,2008 年金融海嘯期間,三大評級機構因在信貸危機中的角色,合共被罰款超過 22 億美元,為批評者打下強心針。然而三大評級機構控制全球超過 90% 評級業務,要取而代之,非常艱難。

事實上,非歐美國家早已嘗試建立新評級機構,譬如 1992 年中國建立「中誠信國際」(Chengxin Credit Rating Group)、1994 年建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Dagong Global Credit Rating)、2014 年又在香港建立「世界信用評級」(UCRG),至今都未見在國際上突圍。其餘例子有印度的 CARE Rating、南非的 Global Credit Ratings、馬來西亞的 MARC、俄羅斯的 Analytical Credit Rating Agency 等。

金磚國家集結起來建立新評級,理應較具條件優勢。在今年金磚峰會廣邀 6 個發展中國家加入前,金磚集團已然佔全球人口一半,囊括超過 4 分 1 全球經濟產值。然而,人口保證卻不能轉換成信用保證,計劃中的金磚評級不時被質疑服務於自身財務及政治需要,難以被市場接納為獨立、客觀和可信賴的評級服務。

最大障礙:難確立國際公信力

有見及此,金磚評級機構的主要挑戰,就是要說服投資者相信其政治中立,特別是歐美投資者。其中一個可行解決方案,就是採納「投資者付費」(Investor Pays)營運模式 —— 目前三大評級採用「發行人付費」模式(Issuer Pays),意味著被評級機構支付評級費用,因而經常被批評有利益衝突。由訂閱評級的投資者付費,按道理可以確保透明度,並且提高公信力。

然而,目前信貸評級主要用戶都是全球退休金與共同基金(Mutual Fund),他們幾乎肯定有光顧三大評級機構,採用新付費模式要他們承擔開支,結果不大可能受他們歡迎。金磚評級未經實測,又叫他們不抱信心,始終是公信力不足的根本問題。

金磚評級結果必須有足夠影響力,才能夠使國際基金信服而訂閱。投資者亦會懷疑,評級機構評估失誤是否會賠償損失,正如三大評級機構在美國的先例。金磚要建立有公信力的新評級機構,就必須克服上述環環相扣的挑戰,否則只會再次淪為「雷聲大雨點小」的失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