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跟著去死嗎】南韓的青少年自殺文化

A+A-
圖片來源:逗點文創結社提供,王志元攝

(編按:甚麼都是韓風,甚麼都要學韓國,自殺也要學嗎?生前習慣大聲喧嘩、奪人目光的韓國人,為甚麼往往悶不吭聲安靜地尋死?韓國文化研究者陳慶德,著手調查韓國人自殺場域,以實際案例說明韓國文化中的集體壓迫與高自殺率背後的成因,著成「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一書,為讀者提供最沉痛的借鏡。)

文:陳慶德

「事態的發展,完全證實了我的擔憂。」—— 盧梭,「山中來信」。

韓國中學生自殺問題嚴重!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出版的 Factbook 2013: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tistics 數據,1990 年,平均每十萬人中,韓國自殺人數為 8.8 名,遠低於當年 OECD 針對其會員國調查後所統計的平均 16.17 名。爾後十年間,韓國自殺率可謂狂飆,2000 年平均每十萬人中,自殺人數已經攀高到 16.6 名,跨越 OECD 平均的 14.56 名;2010 年,平均每十萬人中,自殺人數為 33.5 名,已經是當年度 OECD 平均 13.29 名的兩倍以上。

根據「2010 年 1 月至 2014 年 9 月高國中小學生自殺現況調查」,資料顯示出選擇自我結束生命的學生有 630 人,換算成天數,也就是平均 2.74 日,就會有一名學生消失在社會裡。而此調查內容也顯示,未滿 18 歲的青少年死亡主因 ——「自殺」是佔首位,遠遠超過公安、交通事故等「意外」狀況。更令人擔心的是,每 10 名青少年,便有 1 人「考慮過自殺」的念頭,只不過尚未執行而已。

韓國間差社會與他人的目光,培養出學子自殺基因,每個青少年都是潛在的自殺者。

現今狀況有改善嗎?沒有。

2015 年,韓國統計處「死亡原因統計」,分析出當年度 15 – 19 歲青少年死亡人數 905 名,其中包含公安、疾病等意外事故等,因「自殺」而逝世的學子仍有 289 名,即平均 1.4 天,就有一名學生消失在社會,自殺主因佔青少年總死亡人數的 31.9%。

每 10 名去世的青少年之中,有 3 名選擇在青春歲月以自殺離開人世,永遠逃離這個「現世地獄」。

青少年為何會想自殺呢?是甚麼迫促他們做出如此極端的選擇呢?2011 年,韓國青少年政策研究院調查指出,「學業成績」佔了自殺主因的 35.1%,接著才是「家庭不和睦」22.1%、「朋友間紛爭」13.5%,與「經濟困難」2.6%;2012 年韓國統計廳統計報告,也顯示青少年選擇自殺主因仍是以「成績和升學問題」為重,39.2% 居冠,其次才是「家庭不和睦」;因「出世」(韓語為「출세」多用來稱讚他人「上大學」、「升官」、「發達」等成功)壓力所造成的自殺數值仍是不斷飆高。

正值發育階段的國高中生學習能力最快,記憶力最好,同時模仿心態也最強,在韓國人發達的被害意識發酵下,團體意識也特別發達,影響青少年行為最深的,是最貼近他們「生活世界」中的因素 —— 家長的「出世」期待、同學之間的相處、學校課業的壓力,以及他們所崇拜的藝人們。

當追星族碰到偶像自殺

粉絲追星並不稀奇,相較臺灣,韓國「私生飯」(사생팬,即瘋狂粉絲)事件特別多,這些粉絲多為國高中生,他們喜愛明星的瘋狂行為,往往也登上新聞版面。

只要前往位於首爾三成洞的 SM TOWN,或者是汝夷島的 KBS、SBS 等電視台,都可看到為數不少的國高中生圍堵靜候在大門前,只為一睹心儀偶像。但有一些非理性的瘋狂小粉絲,追星追到侵犯藝人私生活領域了,以不法手段監聽藝人電話、24 小時守在藝人住處外,甚至寫血書、送令人承擔不起的貴重禮物、貿然闖入藝人住處,以及動口辱罵、動手打人,傷害不支持其偶像的粉絲、甚者以將近「自殘」方式,在身上刻畫下所喜歡明星的名字,拍下照片上傳到各大網絡等行徑,造成藝人們的生活、演藝事業困擾,這類新聞不時登上版面,大家也應該不陌生吧?

每個藝人當然都希望有死忠的粉絲、龐大的支持者,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瘋狂粉絲可能是成名後必然的代價。身為公眾人物或是偶像所擁有的高知名度,除了自身穿著打扮就有影響青少年的能力外,其一舉一行更是充滿感染力。若從這些藝人們在媒體、戲劇、偶像感染力的角度,來連結青少年自殺現象的話,恐怕他們都得對高居不下的青少年自殺率社會現象負上部分責任呢。

根據 2017 年 7 月調查,歷年在熱門時段上映的 70 齣韓劇,高達 48 齣都有自殺主題,比例高達 68%,若以現今韓劇多以 16 到 20 集為一季播出分量來算,也有高達 110 回的劇情在描寫自殺,且這些自殺畫面並非輕描淡寫地一鏡帶過,有比重高達 76% 的 84 回,詳細論述劇內人物自殺情況與方法;設定劇中「成人」自殺角色為 93 名,佔了總自殺人物比重 83%,而青少年角色則為 16 位,佔比重 14%;劇中自殺的主要手段又以投身致死為主 —— 這些內容雖然反映出社會現況,卻一再刺激觀眾神經。

「少年維特的煩惱」:偶像自殺是會傳染的

他們的死不僅僅是個人的死,社會都能體會到其感染力。

三星首爾醫院田洪真(전홍진, 音譯)教授統計 2005 年至 2011 年 7 年間,在 13 名國內藝人、名人自殺後的一個月內,一般人的自殺人數,飆升到約 17,000 多人,佔同期自殺人數 18.1%,且日平均飆漲到 45.5 名,比起名人自殺前一個月的日平均人數 36.2 名,明顯上升了 25.9%。

韓國媒體也提出不少數據來證明此論點,若以個案為例,2005 年女演員李恩珠(當時 24 歲)死亡前一個月日平均自殺者數為 22.9 名,但她去世後,單月平均自殺者數增高到了 41.1 名;2007 年電視劇演員鄭多彬(當時 26 歲),自殺死亡前日平均自殺者人數為 21.1 名,自殺後一個月內,平均日自殺者人數暴增到了 45.5 名;2008 年 10 月 2 日知名女星崔真實(當時 40 歲)自殺,之後一個月,日平均自殺者數上升到了 58.6 名,相比上個月 32.5 名,增漲了將近兩倍,其中以 2、30 歲年輕女性的輕生案件為大宗。

根據此統計數據,當地學者也提出當一般老百姓所尊敬的人物或名人自殺後,人們可能會在遇到生活困難或問題時起而效仿,錯覺地視自己為這些輕生名人,一了百了地走上絕路。這樣的現象確實存在,學者們也定名這現象為「少年維特效應」(베르테르 효과)。

維特得名於 1774 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書中主人公因感情所困,最終選擇舉槍自盡。這本書除了在 18 世紀的德國文壇裡引起廣大迴響,造就出許多「維特」外,時過兩個世紀,此效應也大量發生在韓國年輕女性身上,尤其是 2、30 歲的女性,因「少年維特效應」走上絕路的自殺比率為平常的 1.6 倍。

主導「少年維特效應」研究的田洪真教授曾指出:「媒體大量報道名人自殺新聞,可能帶給人們模仿自殺等效應,媒體同仁應盡可能地克制這些刺激性報道。」

這樣做,真能奏效嗎?當自殺成為社會風氣,當光鮮亮麗的名人都以「自殺」做為解決問題的手段時,難保一般小老百姓不會選擇此條路解決自身問題。那麼,那些守在電視前方、透過手機觀看偶像一言一行的青少年呢?

這些懵懂卻正值模仿能力最強的學子們,出生在社群媒體時代,透過臉書、instagram 等平台與他人互動,早已習慣了一舉一動被人注視。在課業、人際關係遇到問題時,會不會極端地想到,如何以自己的一條命換來社群媒體的按讚與點擊,讓真正的心聲被聽見、引起社會關注呢?

很遺憾的,我們思考的同時,維特們並未停止自殺,「少年維特效應」仍然在韓國的各個角落持續發酵中。

(注:本文及標題經編輯略作刪改,原文載於「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

新書推介

「自殺共和國」是如何煉成的?

被辱罵「抹布女」的音樂系女大生、身陷貪污醜聞的前總統、無法阻止傳染病蔓延的政務官、讀書讀到快死掉的中學生、光鮮亮麗的明星偶像、窮苦的老年人、終日爛醉的上班族、遭受霸凌的軍隊菜鳥、才藝競賽中的第二名、迷戀偶像的少年維特…… 生前喧嘩的韓國人正無聲走上絕路,一個接著一個,一場無法阻斷的自殺進行式。

「我們」的社會,為何把我們逼上絕路?

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

  • 作者:陳慶德
  • 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