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夜貓」平反 早起晚睡也有蟲吃

A+A-

light-dark-bed-lamp港人工時長娛樂多,朝九晚八後還要消遣,熬夜及賴床已是家常便飯。即使想要早睡早起,實踐卻總力不從心。你以為這是劣根性?有科學家卻說或是基因使然,亦非只有壞處。

美國加州大學神經科學教授 Louis Ptacek 指出,一個人的作息時間是由體內的生理時鐘控制,這個時鐘由下丘腦(hypothalamus)的神經細胞所構成,而有研究發現不同人的生理時鐘行走的速度有快有慢,於是當早起人士感到疲累,夜貓一族卻還未覺倦。

至於說早睡早起的人是否工作能力較高?也不盡然。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教授 Satoshi Kanazawa 的研究報告顯示,慣於晚睡的人擁有較高的「認知複雜度」(cognitive complexity),敢於冒險創新,可以轉化為機遇,潛在更多的收益。

集中力較高亦是晚睡人士的另一優勢。瑞士及比利時的科學家進行研究,利用磁力共振(MRI)觀察早起者和夜貓子的腦部活動差異,結果發現在起床後 10 小時,在大腦內與注意力相關的區域,前者的活動力要比後者要低,而且反應較慢和睡意較高,反映晚睡的人長期專注能力相對良好。

不過,工作和社交始終集中在日間,對於晚睡人士來說,為適應社會規律,只能縮短睡眠時間,形成「社會時差」(social jet lag)現象,即生理時鐘與現實的時間悖逆,彷如身處別的時區,引致睡眠不足,終日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