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閱讀症:沉溺讀書會自殺?

A+A-

我們今天哀嘆閱讀得太少——尤其是擔心年輕人不喜讀書,但十八世紀的輿論剛好相反,憂慮當時的年輕人過度讀書,而有所謂「過度閱讀症」,導致追尋感官刺激,道德放蕩,行為荒淫,甚至有自毀傾向——因為他們讀了太多愛情小說之過。

這種閱讀病,要歸咎於小說這種新類型的興起。十八世紀,歐洲的出版業始有規模,愈來愈多來自不同背景的讀者愛上閱讀,但不是所有人樂見此景,批評家(有如今日的 KOL)質疑:個人行為和社會規範,都因為小說出現而有所影響。

小說「彭美拉」插圖,畫家 Joseph Highmore

小說風行,大眾傳媒時代接踵而來。Samuel Richardson 的小說「彭美拉」(1740年),盧梭的「新愛洛依絲」(1761年)都成為一時轟動之作,當時甚至傳出「彭美拉熱潮」之說。這些作品引起激烈的公開討論,焦點是有關熱潮會不會對社會構成潛在危險。但反過來,這種討論反而加強了讀者對小說人物的「互動」:讀者分不清現實,在小說人物身上投射自己,直至影響自己的行為,這種憂慮不是空穴來風,當時的年輕人對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1774年)的熱情回應就是最好的證明。

1784年11月,英文版「少年維特的煩惱」出版後的第五年,英國雜誌 The Gentleman’s Magazine 就刊登了這樣一則訃聞:

「倫敦 Southgate 一位才華橫溢的舞蹈家 Glover 小姐不幸夭亡,在她枕下發現「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書,此事值得警省,必須防止這本有害作品繼續傳播邪惡影響。」

對於這本「毒物」的譴責,以及斷言這本小說要對 Glover 小姐之死負責,言之鑿鑿,結果就成了傳言: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會導人自殺。此後數十年間,大西洋兩岸都傳出讀者因為讀了這本小說而自殺的消息,報紙一如所料捕風捉影,繪影繪聲,說這些不幸自殺的人臨終時還握著一本「維特」。推波助瀾的還有法國一位女學者 Madame de Staël,她聲稱「維特引起的自殺比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還要多」。甚至謠傳拜倫也說過,維特要負責的死亡比拿破崙還多。

18世紀末美國文化界聲討「少年維特」到達頂點:1798 年一名周刊撰稿人呼籲書商將維特下架,理由是這本書是家裡的一個禍害。然而到 19 世紀初,這本書依然暢銷不衰,批評的聲音也變得愈來愈極端,歌德甚至遭到起訴,罪名是浪漫化了自殺的行為。

「少年維特的煩惱」插圖
「少年維特的煩惱」插圖

讀者到底是受這本小說的影響,還是有關這本小說的爭議更擾亂人心?歌德本身也難以倖免,他在自傳中說,許多讀者要求他重寫這本小說,或者聲稱會自殺。但是「少年維特的煩惱」持續吸引了更多的讀者。當然,也沒有證據顯示這本小說引發了自殺潮。

如果換在今天,「少年維特」這本小說或許就演變成了流行文化的一種 Cult。這本小說及與之相關的道德「崩壞」,元兇是媒體製造的恐慌。這股十八世紀的風氣及其聳人聽聞的效應,為後世的電影、電視和互聯網提供了示範,更獲得仿效。1974 年美國社會學家 Dave Philips 創造了「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一詞,專門形容由媒體製造的恐慌效應:引發複製的自殺行為(Copycat Suicide),今天網絡媒體的威力比以前更強大,能引發「維特效應」的則遠遠不止一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