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聰明人偏懶散

A+A-
聰明人較懶惰,原來有科學根據?

腦神經科學家斯馬特(Andrew Smart)在「閒散的藝術與科學」一書提出,人類在懶閒時最有創意,大腦在放空時更有效率,如笛卡兒的座標系、牛頓的萬有引力等也因他們懶散而得。美國大學的最新研究進一步加強「懶惰」的正當性,指出懶惰是高智的象徵,聰明人偏向懶散,相反,不思考者則較好動。批評人「懶蟲」,原來是讚許?

由美國佛羅里達海灣海岸大學(Florida Gulf Coast University) 心理學系所作的研究發現,好動之人是因為容易感到沉悶,才需要透過外間活動刺激心緒,逃離思考:較高 IQ 者多花時間思考,甚少感到沉悶,因此經常懶洋洋。研究發表多月後,在「心理健康期刊」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上刊登。

一開始,以心理學副教授 Todd McElroy 為首的研究員,呼籲學生作網上版的「認知需求測驗」(Need for cognition test),並從測驗者中,找出特定研究對象,供分析之用。所謂「認知需求測驗」已有 30 多年歷史,受訪者進行測驗時,需要為不同說法評分,例如就「我很享受發掘新難解方法」、「我不花多餘力氣思考」等陳述的記下認同程度。

得出結果後,研究員從受訪者中挑選出「熱愛思考者」及 「不愛思考者」(non-thinkers)各  30 個。其後 7 日,被選中的人會把儀器戴在手腕上,儀器會收集他們在那星期的行蹤和身體活動數據。數據顯示,在閒日(星期一至五),相比「不愛思考者」,熱愛思考的那一組較為懶散,不願郁動;到了周末,兩組人則變得同等活躍。

儘管研究員暫無法解釋為何周末結果有分別,但此報告揭示出:由於不思考的人較易感到沉悶,所以多花作身體活動,消遣時間。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補充,閒日的結果與科學家在 90 年代所做的研究呼應,同樣指出不思考者易悶、討厭無聊。也許這就是他們訴諸身體活動,逃避思考的起因。

不過,英國心理學會提醒,這份研究的抽樣(sampling)較少,只有 60 人,並且均是學生,故此其代表性有局限。

無論如何,研究為「懶蟲」平反,至少有部分懶人是因熱愛思考而懶。真正的聰明人該明白到不運動的壞處,然後主動抗衡惰性,為維持健康而多活動。超卓的智力要配合健全的體魄才能成就偉大,人不行動就無法改變現狀,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