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迪倫:這一代人走在文化路上的心情

A+A-

15609317_10157900005690125_871209044_o

在香港,如果是 20 至 30 歲的年輕人,思想最常出現的掙扎,往往是夢想與現實的衝突。大家時常想:「在殘酷現實,經濟完全主導的香港,我心該投向何方?」因為在香港,有一些工作是比較容易搵食,大家都覺得是荀工,搵錢容易;但亦有一些工作是「硬野」,大家都勸你放棄,早點轉行,因為搵錢艱難,時常朝不保晚。但這些「硬野」,往往也是最具文化的工作,可能是畫家、音樂人、作家、設計師、電影工作者等等。

在上世紀 70 年代開始,香港人拼命賺錢,只求兩餐溫飽,有瓦遮頭。那一代的人生活穩定後,均希望子女不要像自己出賣勞力,必須多受點教育,最好更是有點氣質,懂得琴棋書畫,多點修養。這一種教育方式,使這一些子女長大後,比父輩確實多了識見,對於藝術品味,生活態度,都變得多了內涵。然而,香港經濟體系多年來都沒有改變,這些藝術品味,鋼琴八級,在離開校園後,原來完全派不上用場。結果大家要不讀好書做醫生律師,要不加入扎鐵行列月入三萬,否則玩音樂,寫文章等等,是會餓死人的,因為市場很公平,供求定律,這個城市根本不需要文化。

既然這城市根本不需要文化,為甚麼今天個個父母仍不停供子女學樂器,政府又時常說要推廣文化藝術呢?夾在中間受在這一種左右為難狀態下的年輕人,究竟還應不應該親近文化藝術呢?我明白,親近藝術不一定要賺錢勢利的,這個城市雖然不需要文化,但你可以把文化當成是個人興趣。然而,我想說,藝術文化也是一種打從心底裡的價值觀,有些人自小蒙受文化藝術薰陶,你是不可能叫他放棄,然後回到寫字樓工作的,對他來說那比死更痛苦難受。然而,同一時間,他們在市場上卻沒有生存空間,時常朝不保夕,又是另一種迷思與辛苦。而這個才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啊,生存二字,這幾年究竟扼殺了多少人在文化路上的熱情和堅持呢?

是的,綜觀世界各地,文化這一條路本來也是難走之路。但這幾年認識了很多本地藝術工作者,不少人都半途出家,離開這一行。他們都說,年輕時可以瘋狂,但長大後多了負擔,對父母、伴侶和子女的責任多於從前,金錢逐成變成一個衡量事物的準則。他們不求發達啊,只是希望能從事文化之餘,可以像常人一樣收支平衡,正常生活。半途出家這一個逆向發展不知覺間逐漸變成合理,大家都覺得在香港攪文化,傻的嗎?不細心思考還以為這才是社會上應有的正確現象。而我會思考到這一個問題,是因為一隊樂隊,與及一個導演。在下一篇,我反而想訴說一些人堅持在文化路上不離不棄的故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梁迪倫,86年生,【牧羊少年咖啡.茶.酒館】創辦人。自 16 歲開始便放學到樓上咖啡店打工,工作至凌晨 3 點才回家。22 歲畢業後開始自己的咖啡店生意。26 歲創立香港首間旅遊主題咖啡酒館【牧羊少年】。咖啡、文字、旅遊,皆為他不可或缺的養分。

http://www.thealchemistca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