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1988 年所發行的 Neuromancer 電玩遊戲。圖片來源:Wikipedia

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初登場時叫人拍手稱奇,今日卻已步入研發階段。文學與科學貌似風馬牛不相及,亦有人將其二元對立,但有鑑於想象是創造的第一步,前者成為後者藍本的情況,似乎比比皆是。

預示互聯網:From the ‘London Times’ of 1904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馬克吐溫於 1898 年撰成的 From the ‘London Times’ of 1904 (「來自 1904 倫敦時報」)。故事中,Szczepanik 發明了「telectroscope」,英、美、意等國的軍事代表於是聚首一堂,嚴正討論是否應將這項發明用作軍事用途。當中,美國的一名中尉 Clayton 表示強烈反對,認為對這項發明作出任何投資都等於浪費金錢。後來「telectroscope」轉作公眾用途,於法國率先發行,接駁全世界的電話系統,具有別於一般電話的「無距離限制操作範圍」(limitless-distance),令所有人都可以得悉世界各地每天發生的事情,與互聯網的功用不謀而合,作者在那個地域限制依然頑強的年代,以驚人的想象力預示了互聯網的出現。根據故事後來發展,Clayton 疑涉嫌謀殺 Szczepanik 被捕,在獄中卻諷刺地用起了自己一度極力批評的發明,文中對於 Clayton 在使用「telectroscope」時的情形,是這樣描寫的:

… day by day, and night by night, he called up one corner of the globe after another, and looked upon its life, and studied its strange sights, and spoke with its people, and realised that by grace of this marvellous instrument he was almost as free as the birds of the air, although a prisoner under locks and bars. … Now and then I would her him say ‘Give me Yedo;’ next, ‘Give me Hong-Kong;’ next, ‘Give me Melbourne.’

啟發互聯網:Dial F for Frankenstein

互聯網發明人 Tim Berners-Lee 在 9 歲時閱讀亞瑟.克拉克(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所著的 Dial F for Frankenstein 得到啟發:故事中世界各地的電話開始互相用不知名的密碼對談,其後更組成一個網絡;這個故事的構思引發了 Berners-Lee 腦內一個威力更龐大的網絡——互聯網。植下種子的作家亞瑟.克拉克是誰?Stanley Kubrick 的 2001: A Space Odyssey 所參照的故事便是由克拉克所著的「前哨」。

刺激的虛擬世界:Snow Crash

Neal Stephenson 所著的 Snow Crash(1992)一書封面。圖片來源:rereadsandreviews.com
Neal Stephenson 所著的 Snow Crash(1992)一書封面。圖片來源:rereadsandreviews.com

Google 創辦人之一 Sergey Brin 表示 Snow Crash 是自己最喜愛的小說之一,不少創科人員更認為這本小說直接啟發了 Google Earth 的發明。小說中的世界設定為實行無政府資本主義(anarcho-capitalism)的 21 世紀美國,聯邦政府所割讓的大部分土地都由各種私人組織和特許經銷企業管轄,整個美國社會徹底企業化。男主角 Hiro 在現實中是一名黑客兼犯罪集團的薄餅速遞員,在名為「the Metaverse」的虛擬實境向的網絡裡,Hiro 收到了一個名為「Snow Crash」的資料夾,在和另一名黑客 Da5id 打開資料夾後,Hiro 的電腦完全死機,而 Da5id 則遭受到腦部創傷,一切意外成為了 Hiro 制服該病毒旅程的肇端。Second Life 創辦人 Philip Rosedale 也是深受此書啟發的一員,更常以書中「the Metaverse」一詞形容 Second Life 的形態。

建構「虛擬實境」的 Neuromancer

於 1988 年所發行的 Neuromancer 電玩遊戲。圖片來源:Wikipedia
於 1988 年所發行的 Neuromancer 電玩遊戲。圖片來源:Wikipedia

有關虛擬實境的想象工程源遠流長,至今已漸趨成熟,Neuromancer 一書於其中絕對有功不可沒的貢獻,狂熱一時的「廿二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更是以此書作為參考。書中主角 Henry Case 曾是一名出色的黑客,但在一次盜竊中被捕獲。作為懲處,其中樞神經系統遭損毀,因而無法再登錄一個在資訊空間(cyberspace)中名為「matrix」的全球性電腦網絡,在反烏托邦的日本過著潦倒的生活。後來 Case 為一名神秘的前軍事人員 Armitage 所拯救並僱用,Case 在為其辦事的同時亦著手調查 Armitage 來歷和企圖,故事便隨即展開。雖然「cyberspace」一詞早在另一篇短篇故事 Burning Chrome 中已有出現,但該詞在此書中首次被具體化,至今更成了慣用詞彙,為人們的想象提供了表達方式。

人工智能的投射:皮格馬利翁的故事

布里斯托大學的高級講師 Genevieve Liveley 在舉辦的會議「Love and Sex with Robots」中提到,皮格馬利翁愛上自己的雕像、而雕像最後被注入生命的故事,對我們想像人類與機械在未來的相處模式或感情將有很大幫助。

現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的事,都一度是無法想像;時人只能靠著這些文學作品劈開一點觀向未來的裂縫,稍稍窺探。如今看來,我們正一一實現著各種預視,以想象為始,文學作工具,用科學完成。也許真的有一天,我們能實現「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的橋段,成功計算出人生的終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