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薩拉熱窩的今昔

A+A-

sarajevo

波斯尼亞,不再是鄭秀文歌中的薩拉熱窩,沒有羅密歐與茱麗葉。時光荏苒,戰爭既近且遠,同一的地點,沒有炮火,只有車水馬龍。唯有從導賞員中口,重現腥風血雨的悲劇。

我們跟隨導賞員 Jack 重溫薩拉熱窩的今昔,1990 年代初的戰爭,他只有五歲。

南斯拉夫內戰,是二戰後歐洲最嚴重的戰爭和屠殺。1980 年南斯拉夫的英雄領導人鐵托逝世,多民族組成南斯拉夫陷入混亂之中,塞爾維亞族領袖米洛舍維奇冒起,他激發塞族民族主義,令其他民族的地區,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紛紛獨立。1992 年,他為阻止波斯尼亞獨立,揮軍入侵。

當年塞爾維亞人為主的南斯拉夫軍攻打薩拉熱窩失敗,改為圍城,1992 – 1996 近四年的 1,425 天圍城,沒有電力和暖氣,僅靠空投物資和隧道供應彈藥和食物。

Jack 在遊客區的大街上,望著天空,談起童年。薩拉熱窩被山谷包圍,廿多年前,城市兩旁都佈滿狙擊手,只有市民在當眼處現身,就被山上的子彈擊斃。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就是當年逃離此城的一對熱戀男女,二人相約逃走,最後被狙擊手射殺,相擁而亡,後來美國拍攝紀錄片講述這悲劇。

sarajevo2

天空除了子彈,也有麵包。他依然記得從天而降的麵包,當年被圍城,沒有糧食供應,北約空投食物,成為救星。堅硬的麵包,幾年的歲月,他不知甚麼叫溫飽,只知有吃東西和沒有吃東西的分別。餓得發瘋日子已遠去,他依然記得餅乾的味道。

「We survive ,we proud of country, treasure what we have.」他說這句話,深深印在我心坎,薩拉熱窩人依然樂觀,他們面對滿目瘡痍的城市,六成人口消失了,仍然勇敢生存。廿年後,市中心的子彈孔被修補了。人的記憶無法平伏,每逢有人被殺的地方,地下留下一灘灘的血跡,人們都小心避開血跡。走入街區,滿是墳墓,昔日被迫習慣與子彈共存,今天適應與死者同生。

sarajevo4

sarajevo3

薩拉熱窩市郊的隧道博物館值得一看,博物館主要是一間滿佈子彈孔的小泥屋和一條隧道。當年除了空投食物,圍城中後期就靠一條 800 米地底隧道,從自由區的農村運送食物和物資入市內。800 米地底隧道穿越北約軍隊所在的中立區——薩拉熱窩國際機場,現時只餘 25 米供遊客參觀。1 米闊 2 米高白木造小徑,運送食物、羊隻、餅乾、火水燈,軍火和士兵入城,代表波斯尼亞人的希望。

隧道震撼不及館內片段,狂瘋的炸彈無情,車輛,建築物無一倖免。當地無一不破窗戶,看著復原戰時的單位,戰爭殘酷難以想像。最誇張的一天,塞軍打了 3,777 發子彈入城,四年用上 5 千噸炸藥,造成 18,000 人死亡,而只有 11,000 人找回姓名,其中 1,800 人為小童。

戰爭後,公義重臨。當年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成為戰犯,被送至海牙的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審訊,2006 年在獄中自殺。目前只剩下一位的疑犯尚在進行審判,這個法庭預計本年底結束。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原人,植根香港的城市研究員,曾任大學講師,研究社區和文化保育。放眼世界,遊歷 45 國,五大洲,本地欣賞社區的樂趣,國外沉迷第三世界的浪漫,最愛國度是伊朗和緬甸,景點有趣,卻不及人的真摰,尋回城市失落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