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後人誇大的犯罪學理論?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破窗效應」可謂犯罪學上最廣為人知的理論,其中心要旨是,若社會放任如肆意毀壞、隨街掉垃圾等不良行為,則會誘使他人模仿犯罪,情況甚至變本加厲。這理論於 1990 年代在美國普及,廣受執法部門採納,主流以為要強烈打擊罪行,就可減少罪案發生。然而,「破窗效應」真的可信嗎?根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專題,雖然此說有其價值,但其效用或許被後人誇大。

破窗理論的源起與普及

「破窗效應」的源頭可追溯至 1969 年由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 Philip Zimbardo 所作的社會實驗。在實驗中,Zimbardo 將兩輛沒車牌的私家車分別棄置在紐約市的貧民區和加州的中產區。只需 10 分鐘,放置在紐約市的棄車即被破壞,但在加州的棄車在一星期內依然完好無缺。實驗沒有就此結束,接下來才是關鍵:Zimbardo 以大錘猛擊加州的棄車,再看看棄車的遭遇——和紐約市那部一樣,原本相安無事的棄車很快就被人摧毀肢解。

1982 年,犯罪學家 George L. Kelling 和 James Q. Wilson 在 The Atlantic 上發表著名文章「破窗」(Broken Windows),把 Zimbardo 實驗結果應用在執法層面上:「一旦秩序遭擾亂,不論是哪一種社區,事情都會向不可收拾的方向墮落。」亦即,如果警察在火苗變為大火前能解決問題,或能阻止更大的罪行發生。兩位犯罪學家建議,警方不應集中資源處理大案,反之應撲滅社區內種種小罪行。

把理論實踐於社會的,是 90 年代初的紐約市長 Rudy Giuliani。Giuliani 上任時,紐約市犯罪率高企,警方亟欲回復良好治安。有見於此,Giuliani 把「破窗理論」引入城市管治上,嘗試從細微處著手,打擊罪案。最初,紐約市派遣過百警員到地下鐵路遏止向來嚴重的逃費情況,然後警方再打擊高買偷竊、塗鴉私煙問題。結果,意外地,謀殺率在新政實施後逐漸下降,Giuliani 因此戰績而成功重選市長。在 Kelling 的學術加持底下,「破窗理論」亦變得普及。

可信還是誇大?

應用「破窗效應」於執法上的效用確切可信嗎?

然而,應用「破窗效應」於執法上的效用確切可信嗎?接受 NPR 採訪時,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律教授 Bernard Harcourt 表示:「破窗理論」的實效被後人誇大。的確,紐約市的犯法率在 Giuliani 上任後逐年遞減,但這趨勢非在警方採用「破窗理論」後才開始。Harcourt 指出,從 1991 年起,不只是紐約市,全國各地犯罪率亦有下降趨勢。有學者認為,這現象或與可卡因風潮完結,又或與更嚴峻的刑罰制度有關——總之,「破窗理論」的應用並非犯罪率下降的唯一因素。

Harcourt 又認為,Kelling 支持「破窗理論」的研究文章有其謬誤,在文中,Kelling 沒有把「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納入考慮之中,所以他呈現的非事實之全部。所謂「均值回歸」,即「升得愈高,跌得愈低」,時間有多長,趨勢都不能永續,只會回歸均值。宏觀美國犯罪率數據就可看到,在 1990 年代美國犯罪率下跌前,曾有一連串的急升急跌。

另外,「破窗理論」應用於警方執法方針後,亦帶來了負面影響。1993 年後,民間對警察濫權的投訴愈來愈多。於 2001 年 Michael Bloomberg 成紐約市長,推行「攔截搜身」(stop and frisk)後,情況更有過於而無不及。如此基於「零容忍」理念、擴大警方職權的做法,已逐漸偏離原本「破窗效應」及其引申理論,反而損害民權。

雖然「破窗理論」降低犯罪率的效用可能只是迷思,但 Harcourt 認為,不需把話說盡:即使「破窗理論」對犯罪沒有顯著影響,維持秩序還是多元大都會中重要一環,追求良好治安還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