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音樂永遠存在:專訪 The Simon and Garfunkel story

A+A-
重現 Simon and Garfunkel 昔日台上風采的「The Simon and Garfunkel Story」。

對許多人來說,五、六十年代是特別美好的。除了披頭四、寇比力克,在那個人們開始對虛假社會充斥的階級主義、種族歧視和消費主義生厭的時代,美國還有一個對抗主流文化的「反文化」傳奇:二重唱組合 Simon & Garfunkel。

如今英國劇場「The Simon and Garfunkel story」以他們的故事為藍本,製作劇場形式的「致敬演唱會」。由演員 Sam O’Hanlon 和 Charles Blyth 分別飾演兩位歌手 Paul Simon 和 Art Garfunkel,結合現場大熒幕上的影像,將 Paul Simon 和 Art Garfunkel 二人從相識、組團、成名和解散的整個故事娓娓道來。劇場繼在世界各地演出大獲好評後,7 月底將降臨香港。

劇場廣受好評,二人在接受 *CUP 訪問時表示,無論在英國的地區小型劇院,或是在葡萄牙全場爆滿的大劇院裡,觀眾們的反應都同樣令人鼓舞。Charles Blyth 認為:「這正正印證了 Simon and Garfunkel 音樂的普及性。」

數年前,香港電影「激戰」用了一曲「The Sound of Silence」作電影配樂,讓許多 80 和 90 後認識到 Simon & Garfunkel。52 年前,這對反文化運動偶像發行此曲,敘述當時群眾對當權者私念的無知與不聞不問、人們盲目服從政府,變相放棄了自由,無人敢打破沉默、沉默如腫瘤般在社會蔓延——此情此景,大概即使是香港的 00 後也不陌生。經典音樂的影響力往往能超越時空,這個二重唱組合當年欲傳遞的訊息亦然。O’Hanlon 深有同感:「他們的音樂歷久不衰。Simon 創作的歌詞、他帶你走上的音樂路途,是永遠無可取替的。無論你從哪裡來、是甚麼人,有些音樂永遠存在,會以同一方式跟你對話,就跟藍調、騷靈樂和鄉村樂曲等音樂一樣。」

以劇場重現傳奇,不免艱難。為揣摩角色,兩位演員花了大量時間進行研究,包括他們的音樂、訪問,除了表面模仿,如觀察其外貌神態和言談舉止,也深入了解其音樂理念和價值。而對 O’Hanlon 而言,最難莫過於拿捏二人的聲線。Simon & Garfunkel 特別之處除了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亦見於其獨特的歌聲。不似 Simon and Garfunkel 二人從孩童時代開始建立合唱默契與合音,兩位演員只有一星期排練培養默契,因此即使在演出中,也需要格外專心以配合 Blyth 的聲音與腔調。另外,作為劇場表演,他們一方面要如實還原本人形象(例如 Paul 本身是個非常嚴肅的表演者),另一方面也要確保表演具娛樂性,吸引觀眾投入。有別於一般劇場,是次演出為演唱會形式,演員需要直接與觀眾對話和演唱,與觀眾的交流份外重要。只有做到兩方面平衡,才能做出忠於原形的演出。

其實,要訴說 Simon & Garfunkel 的故事,除了演唱會劇場,還有許多不同的藝術形式——例如電影或傳記——可供選擇。不過 Blyth 卻認為要再現 Simon and Garfunkel 傳奇,「沒有甚麼比演唱會更好的表演方式了」。O’Hanlon 解釋,Simon and Garfunkel 是優秀的表演者,觀眾必須現場同時聽到和看到他們的歌唱表演,才能感受他們真正的魅力。在劇場尾聲,他們重現 1981 年樂隊在中央公園舉辦的歷史性復合演唱會,熱唱多年來最好的歌曲,觀眾們站起來跳舞同樂,就如身處派對,當中的火花和活力,都是戲院熒幕無可替代的。

談到 7 月底在香港的演出,二人都非常雀躍,O’Hanlon 表示:「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歐洲,也沒去過亞洲,能夠在如此美麗的地方為不同的觀眾演出,我真的感到非常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