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不再流行蒙古包,遊牧民族將成歷史?

A+A-

驟眼看,遊牧生活是浪漫的。一位蒙古青年憶述,自己五歲學會騎馬,閒時用動物骸骨遊戲,夜裡挑燈讀起蒙古語版的狄更斯。家人用駱駝毛編織氈子,奶奶用醃過的皮革做衣物,換季就搬家,草原怎麼呼嘯,牧人就怎麼生活。然而,堅毅的民族後來還是敵不過隆冬,很多人永遠地離開了草原,永遠地離開了蒙古包,往不會搖曳的混凝土堆裡去。

蒙古包作為一種遊牧民族的流動住所,以「哈那」作骨架建成,雖非堅不可破,但勝在容易搬遷、保溫、通風,外形美觀。但這個充滿蒙古特色的住所快將被時代摒棄,遊牧民族驍勇善戰的歷史亦將隨之入土,成為曾經的傳奇。

現時,不少本住在郊區的蒙古人,將自己所居住的蒙古包遷移至首都烏蘭巴托(Ulaanbaatar)的邊陲,這種組織混亂的地帶被稱為「蒙古包區」(ger disctricts),從首都中心俯瞰可見一蓬蓬白色圓頂,都是對城市生活的嚮往。然而,該地大半數居民都並非住在蒙古包裡。他們取得國家法律所賦予的、面積為 700 平方米的地後,多建造以木、磚或混凝土為材料的固定房子。

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蒙古包區」生活環境差劣,狀似貧民窟,甚至有欄柵將城市與之區隔。

蒙古自 1990 年民主化,城中來自鄉郊地區的人口亦隨之快速增長。由於蒙古頻頻出現乾旱、暴風雪等天災,家畜存活率漸低,牧畜變得愈來愈困難。首都發展蓬勃,工種及工作機會繁多,為牧人遷居提供了極大誘因。自 2000 年起,大量牧人湧入首都。即使如此,城市規劃根本沒有配合「蒙古包區」的建設:適用於人口稀疏的坑式公廁(pit latrines)並不適用於人口密度高的首都邊緣地帶,城市的中央暖氣系統亦並無接駁「蒙古包區」,居民只好燒炭取暖,造成可怕的空氣污染,對移民牧人或城市中心的居民都帶來極大滋擾。

一旦牧人為城市生活放棄遊牧生活,蒙古包最大的優點 —— 可攜性 —— 便無法派上用場。這解釋了一項調查結果:「蒙古包區」中 72% 的受訪居民表示,有能力的話會搬進公寓。即使是住在鄉郊地的蒙古人也表現出對都市生活的嚮往,及脫離蒙古包的意欲:根據蒙古國家統計局數據指,在 2010 至 2015 年間,住在蒙古包的人口比例跌了 1.3%。面對嚴峻的天氣和城市化,習慣在草原上馳騁、山脈前競技的孩子,都要投身到另一場遊戲裡去了。